共同富裕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高阶理想状态,是物质发展、人文关怀、社会面貌得以充分展现的社会发展新样态。我国自古以来对“小康”“大同”的理想社会有着特殊的情怀,这样的社会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原初构想。近代中国强敌环伺、苦难深重,面对烽火战乱的现实人民更加向往幸福安定的生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为苦难的中国带来了新希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代表亿万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党。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赋予共同富裕以新时代内涵,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拓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构建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幽禁于头脑、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更不是为稳固政权而麻痹人民的乌托邦式幻想,而是有着深厚历史唯物主义底蕴和悠久民族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科学理想。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我们要积极有为地走好每一步,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地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新胜利。pcM品论天涯网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共同富裕pcM品论天涯网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所展现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基于其严谨可靠的理论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现实社会的生动实践。要想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就必须将其置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域中进行审视,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现实的人”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社会生产关系的调适与进步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丰硕的物质条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人”“生产力”“全面发展”共同构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方式。pcM品论天涯网
(一)“现实的人”是共同富裕的历史主体pcM品论天涯网
对“人”概念的解蔽是马克思历史理论展开的前提。区别于“思辨历史哲学”所关注的那些游离在历史现实之外而存在的抽象观念和抽象的人,马克思构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之处在于发现并论证了关于现实历史的前提问题,提出了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将“现实的人”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作为历史的出发点和前提。马克思分别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精神性和自然性的本质规定,重新确立了历史的客观坐标,将现实的人理解为历史的活动者和创造者,让历史摆脱抽象的桎梏重新回归于“人”的历史。作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人”的参与,也必将赋惠于“现实的人”。由此可见,“现实的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cM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对历史前提的认识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让“人”不再沉沦于“纯粹”的思辨泥沼中,而是成为具体的、历史的、能够通过经验可寻的现实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自觉的能动活动实现了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确证,通过劳动活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人的实践活动不能忽视一个大前提,即人是自然存在物,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依靠客观世界并遵循自然规律。可以说,人不仅是通过实践进行自我确证、自我发展的历史主体,同时也是不可僭越客观规律的自然主体。在这一逻辑前提下,“现实的人”成为自然存在与创造历史的辩证存在物,是自在与自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也就成为一切历史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产生前提,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规定放置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实践和创造活动中去考察,人是存在和价值的源泉,而人要想确证自身存在并实现价值创造,必须在对象化活动以及社会交往中完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时,并没有得到理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相反,迎接他们的却是无尽的压迫与剥削。在资本逻辑的统摄下,人异化为“非人”,劳动者成为满足资产阶级私欲的创利工具,劳动本身从“发展目的”沦为买卖的商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恶枷锁牢牢地套固在工人阶级身上,自由发展和富裕生活与广大无产阶级渐行渐远,资产阶级将工人阶级一步一步逼向生存的悬崖绝壁。面对社会生产力进步与人性堕落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立足社会现实揭露资本主义的弊害,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运行本质进行科学且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走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引、实践指引和价值指引。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完整性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批判活动时始终秉持的价值理念,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应然状态,它的实现绝不会仅靠头脑的思维幻象,共同富裕的构建需要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在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夯实。pcM品论天涯网
(二)生产力的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pcM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入探讨中逐渐明晰了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基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逻辑运作下,社会不断朝向两极分裂,这种两极化是资本无偿占有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驱使下,资产阶级不断加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以榨取剩余价值,通过非法的暴力手段实现资本的积累。因此,马克思总结道,“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而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将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种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社会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无产阶级继承并发展资产阶级时代的一切生产成果也将构成社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pcM品论天涯网
生产方式问题是人类揭秘社会发展规律所不可规避的基本问题。先进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构建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没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就无法满足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当社会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按需分配的需求时,共同富裕也将失去其应有的内涵。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无产阶级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在资本主义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资产阶级凭借其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扩大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推翻封建统治并取而代之也变得“理所应当”。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但是这种解放和发展仅仅局限在资产阶级内部,其目的是为了稳固政权以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创造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存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以社会矛盾激化为代价实现的,资产阶级的疯狂逐利一方面创造了相当丰裕的社会财富,而另一方面却使工人阶级深陷劳苦的悲惨境地,资本主义在社会生产力上的每一次突破,其背后必然存在着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公有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核心问题。如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时代更高效的生产力,如何让社会发展成果能够惠及社会成员以满足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需要,是构建共同富裕社会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成果积累和无产阶级优化整合所创造出的社会财富,更离不开社会所有制下的分配方式,一方面保证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助燃剂,另一方面保证生产资料成为社会成员生存保障和发展的助力。pcM品论天涯网
(三)“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pcM品论天涯网
我们所向往并着力构建的共同富裕社会绝不是只见物不见人、只见资本不见伦理的“异化”社会,而是能够使社会整体朝向协调推进、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始终关切人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理论主题和奋斗目标。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是人该如何发展,但是以私有制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社会让人沦为生产工具,对物质生产的利益追逐代替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就仅仅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机器和手段。此外,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报酬支付也是无比吝啬的,资产阶级给予雇佣工人以非人的待遇并支付仅供维持他们生存的最低报酬,尽可能压缩他们休闲娱乐的时间,这种“物”对人的统治让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片面且畸形发展的社会。在这种压榨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既失去了相应的物质支撑,也失去了价值本质。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样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现实场域,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社会机体,任何维度的缺失都无法正确理解“全面发展”。pcM品论天涯网
共同富裕社会是人们致力打造的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理想状态,其崇高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然不是只关注经济发展或政治建设的单向度推进,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日趋全面,也深刻认识到现代化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共同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富裕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间的合理发展需求提供自由且充分的选择空间,不断激发人们的潜力、活力、创造力,让每一条潺涓细流不断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瀚海之力,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共建共享的美好社会中“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因此,共同富裕社会内涵着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如果社会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而只追求单方面的突进,这种维度缺失的社会也不会支撑起共同富裕的理想形态;同理,如果人失去了追求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欲求,社会昂扬的奋斗活力也会随之而减弱,群体活力的消散将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的失速,届时共同富裕也将因失去物质与精神支撑而无从谈起。pcM品论天涯网
二共同富裕思想的辩证逻辑pcM品论天涯网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内涵两种维度,一是涵盖全体人民的整体富裕,二是注重协调发展的全面富裕。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应该科学把握共同富裕所内涵的“物质与精神”“部分与整体”“目标与过程”的辩证关系,既要保证物质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要重视精神富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既要允许“先富”,也要保证“后富”,最终实现“共富”;既要看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又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过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pcM品论天涯网
(一)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pcM品论天涯网
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评估标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失去了人民主体的富裕必将沦为以少数人的财富集中为表现的两极分化社会。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总成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物质生产资料的现实积累和占有程度。精神文明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发生相应转变的精神总成果,是人们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两者都是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pcM品论天涯网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理想样态,不能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提升。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富裕,它不单单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意蕴,还内涵着深厚的民生底蕴,即人民群众对政治诉求、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追求和需要,而这也正是推动人民精神富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要坚持系统全面地看待共同富裕,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时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注重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创新驱动,也要注重政治权利、道德观念以及文化等软实力的需求提升。共同富裕需要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境界的协调并进,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切实改善人民精神生活状态,让人民群众在物质丰裕的“快”时代更加注重精神栖息的“慢”生活,要让人民在价值引领中自觉、在文化滋养中自信、在精神支撑中自强,形成并展现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精神风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强化作用来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发展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让社会充满求真、向善、育美的精神风尚,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中不断巩固和丰富共同富裕的发展事业。pcM品论天涯网
(二)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pcM品论天涯网
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它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需要把握共同富裕中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主体关系,既要避免财富过于集中而导致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也不能搞牺牲部分先富之人的“劫富济贫”式共同富裕。二是不能只注重“整体”的平均而忽视“部分”的积极能动性,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容易消磨人们创新致富的积极性,社会也进而失去发展活力,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初理念,必然导致共同贫穷、共同落后。pcM品论天涯网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事业,我们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始终坚强带领人民为之不懈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鼓励“先富”充分调动了蕴藏在人民内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这时也出现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等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域优势、政策扶持,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企业投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等经济开发区吸收发展红利无不成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标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奏响的发展凯歌,东北老工业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则较为疲软,这种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带来了人民富裕程度的差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更加全面且深刻,凭借独特的制度优势组织并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让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画上了句号,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pcM品论天涯网
贫富差距既是影响民生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隐患,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形式。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的富裕,它是一种差别富裕,是追求动态平衡的状态,每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程度也定然存在差距。从发展角度看,鼓励“先富”是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必要举措,带动“后富”是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现,这有效避免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所造成的福利陷阱。我们要不断完善基本分配制度,重视第三次分配,加强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规范管理,完善税收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应有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决不搞“劫富济贫”,也决不容忍“逼捐”行径肆意蔓延,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让道德之光满布星盘,让温暖善意汇入民心,让全社会共同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疆图。pcM品论天涯网
(三)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目标与过程的辩证关系pcM品论天涯网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在循序渐进中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远目标,以及其所具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从“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始终做到科学定位基本国情,遵循发展客观规律,以实事求是原则不断取得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成果。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处理好共同富裕中目标与过程的辩证关系,有了目标,过程才有方向,而目标正是由这些过程去一步一步接近和实现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静态模式,是需要阶段式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我们既要看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又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既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又要稳中有进、久久为功。pcM品论天涯网
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积极有为地走好每一步,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立足新历史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发展领域的多维拓新,旨在求稳、求质、求实。从主体角度讲,“人”的问题是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党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的就是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勉强温饱到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共同富裕,每一社会阶段的实现都将使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切实的提升,这也是共同富裕的价值体现。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既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又要在分配制度上促公平,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言以蔽之,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事业,我们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既要以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也要注重分配好“蛋糕”,既要回应民之所盼,也要尊重客观规律,让全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pcM品论天涯网
三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价值pcM品论天涯网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得以生动开展,离不开严谨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凝结,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初心使命的实践必然,其内涵的价值旨趣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考。pcM品论天涯网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美好夙愿的千年接续pcM品论天涯网
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植根于人民生活发展的质朴理想和根本诉求。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先贤们对共同富裕以及“民本”“平等”“大同”等思想的论述阐发,从法家提倡的“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为政主张,到儒家勾画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那种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无论何时都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和向往。在封建皇权的统治下,贵族与百姓之间始终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状态,这种尖锐的对立关系诱发了历史上众多的农民起义。当社会矛盾激化以致无法有效调节时,农民最终选择起义的暴力手段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殊死斗争,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从“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原则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纲领,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崇尚追求的“均贫富”理念,平等、均衡也正是共同富裕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pcM品论天涯网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共同富裕思想虽会随时间之移、思想之异而出现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内在诉求,但在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始终保留着其合理内核,始终是人民所期盼的理想生活状态。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尚处于阶级对立的社会,广大人民始终处于被压迫、被凌虐的悲惨处境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无法确立,再加之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致使共同富裕仅仅存在于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向往中。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将共同富裕从美好理想变为现实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独立自由、安乐富足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民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共享主体,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pcM品论天涯网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践行必然pcM品论天涯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依旧、历经苦难而生机盎然的精神动力。一百年来,无论身处怎样的严峻环境,面对怎样的苦难困顿,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共进退,为人民谋福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起,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熔铸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伟大征程中。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相契合,也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结果。pcM品论天涯网
践行初心使命,离不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改革发展的最突出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的目标追求。2020年底,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战役中,我们党始终坚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贫困大问题,使绝对贫困从此消失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这是党和人民不畏艰辛万苦齐心奋斗得来的重大胜利。完成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千千万万脱贫一线的驻村书记和扶贫干部的奋战,离不开数以百万计的扶贫“战士”下沉贫困村落,他们在这场艰苦的脱贫战役中去过最偏远的村庄,走过最泥泞的道路,深入到最贫穷的人家,处理过最琐碎的事务,他们在扶贫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守。pcM品论天涯网
践行初心使命,离不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格。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家国罹难的危亡之际,成长于艰苦卓绝的奋斗征途。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变数不断,国内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种种问题的交织叠加也注定了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征程中不可能一片坦途,然而我们党依旧丹心不移、赤心不变。针对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我们党通过制定区域重大战略以协调平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针对个体收入差距,通过调节分配制度,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协调作用,实现居民收入分配的再平衡;针对民生问题,构建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险等多领域同时发力,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可见,我们党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从来都不会知难而退、遇事退缩,而是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去迎击诸多困难与挑战,在逆境中砥砺前进,磨炼过硬本领,在英勇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pcM品论天涯网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pcM品论天涯网
共同富裕事关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既是社会公正的现实样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首先,道路和方向的正确性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前景预设。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理念即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理念、道路规划、蓝图擘画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其次,现代化离不开源源不竭的发展动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的高质量建设。最后,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生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与社会公正相关,“积极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现代化建设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推进共同富裕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pcM品论天涯网
共同富裕内涵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公平,二是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公平的价值取向意指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保障每位成员的发展权利,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中存在的收入分配拉大和分化趋势,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团结合作,进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即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尊重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合理发展需求,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激发隐含在社会内部的积极活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在现代化建设中如果只注重“公平”而不注重“发展”,那么每一社会成员对于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诉求将会被压制,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被削弱,长此以往,“平均主义”的抬头将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无法有效激发和调动。如果只注重“发展”而忽视“公平”的存在,社会财富将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并日趋激烈,势必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因此,公平与发展是共同富裕社会的价值整体,任何一项的缺失都无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将失去其应有之义。pcM品论天涯网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3期pcM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静穆pcM品论天涯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