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80后一代人来说,可能绝大多数人对于“冰心奶奶”的认识,都是从《小桔灯》开始的吧。上学时语文教课书里有一篇课文就是《小桔灯》,老师教大家要从那个做小桔灯的小姑娘身上,学习乐观,学习永不放弃,学习心中要充满希望……
“小桔灯”发生在重庆
“小桔灯”故事就是发生在重庆,冰心写《小桔灯》时其实已经离开重庆十多年,她是通过回忆所写,文章提到的黄葛树、石板路、红桔、桔灯……无一不是重庆的特色和民俗,在事隔十多年后还能通过回忆描写得如此细致,可见冰心对于重庆生活的印象有多么深刻。
抗战时期冰心在重庆居住多年,她在歌乐山上的旧居就叫“潜庐”。记者在专家廖庆渝的带领下登上歌乐山,寻访冰心的足迹。带路的廖庆渝老师是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员,本身生活工作又都在歌乐山,所以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相当熟悉。
冰心旧居其实就在歌乐山森林公园大门售票处旁边的小路尽头,在一个小坡之上,隐在山林之中。廖老师拜托森林公园的一位管理员领路,我们才得以走进“潜庐”小院。管理员告诉我们,这栋房子的所有权归某一国有企业,该企业又把小楼外租了,现在住在这里的人在院子里养了很凶的大狗,所以必须要有熟人打招呼,拴好狗,外人才能进去。
记者后来从沙区文广新局局长李波处了解到,冰心的“潜庐”一度遭破坏很严重,后来经过申请和及时的维护,这栋房子现在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法律采取“谁利用谁保护”的原则,居住在里面的人如果翻修房屋都必须先申报。
经过居住者的允许,我们终于进了小院。“潜庐”显然不断被修葺过,再也不是当年的“土屋”。“潜庐”前面有一块六七十个平方米的空地,据说这里原来有座小庙,就是林家庙,难怪所有资料记载当年冰心在歌乐山上的地址都是“林家庙5号”。
站在冰心旧居空地上,记者无意中望向一处山坳,廖庆渝老师马上有些激动地讲解说:“对,那个方向,顺着石板路走,下面就是‘乡公所’。乡公所知道吗?就是《小桔灯》里的那个‘乡公所’啊!”据廖庆渝老师介绍,那所“乡公所”所在地后来盖起了一所小学,叫“高店子小学”。后来小学又变成了聋哑学校,附近就是区疾控中心。后来聋哑学校搬迁后,当年的“乡公所”就一直空在那里闲置了。
《小桔灯》里说,有一年冰心去歌乐山看望一位朋友,结果朋友不在,冰心就在乡公所等她,结果遇到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来乡公所打电话,为生病的妈妈叫医生。冰心顺便就去小姑娘家探望,买了几个大红桔,临走的时候,小姑娘把大红桔制作成了桔灯送给冰心照路。冰心被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所感动。
从“乡公所”走石板路穿梭在丛林中,直接就可以到达“潜庐”。掩映在山林之中,又在山坡之上,视野开阔。冰心当年把这里叫作“潜庐”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就是“主人静伏在此”的意思。
邻居都是达官显要
抗战时期,一心想为抗战事业做点贡献的冰心夫妇,带着一子两女来到战时陪都重庆,投身到火热的抗战活动中去。
冰心一家来重庆时最先是住在七星岗的,她当时致力于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全国妇女参加抗战建国的工作。妇女委员会里有各党派及社会各界的人士,冰心也就是在妇女指导委员会里结识了共产党人邓颖超,通过邓颖超,冰心对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