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训练更有火药味”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冯邓亚 周宇鹏
战场动员、临机决策、特情处置……时值严冬,第75集团军某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综合演练拉开战幕,从拿到不满一页纸的作战方案,到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某营指挥员蒋培方的神经一直紧绷着:“这样的训练更有火药味!”
“相较于以前厚厚的作战计划方案,如今仅明确作战任务的‘敌情’通报,更能磨炼部队胜战本领。”蒋培方告诉记者,过去组织演练,演练计划通常涵盖各种特情处置方案,规定行军路线,指定作战地域等,导致演练只能跟着方案走,看似战斗打得精彩、评定公平公正,实则并不完全符合实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官兵打仗的思维和手脚。
改变,源于一次紧急拉动考核中的上级临机导调。那天,上级工作组在对该旅训练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时,导调员对某导弹营突然下达了紧急出动命令。正在训练场上的官兵们快速反应,迅即按处置预案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数十辆战车有序驶出营门。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指挥员王帅措手不及。电台中突然传来上级“敌情”通报,命令该营行军梯队调转方向,向另一地点开进。虽说对驻地周边并不陌生,但此次前往的地域是以往从未开展过训练的地方,看地图也仅知道个大概位置,途中道路情况如何?目的地能否满足装备开设条件?一连串的未知情况,给王帅指挥决策带来了不小挑战。来不及犹豫,王帅只得立即下令调头,并重新研判地形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
未知路线,未知“敌情”,官兵们不敢有丝毫大意。一路上,考核组见缝插针巧妙设置各种特情,让该营官兵有些应接不暇,好在凭借日常扎实训练,梯队才勉强按时抵达了指定地域,完成对“敌”拦截任务。
虽然完成了考核,但考核组给出的评价并不高:机动道路选择并非最优、“敌情”处置有些慌乱、占领阵地用时较长……复盘检讨会上指出的10余个问题听得大家面红耳赤。
“平时的训练成绩单很好看,打仗的本领却提升不明显;计划方案做得很周密,但战场的未知却很难预测。”这场考核过后,该旅认真分析战时各阶段可能出现的“敌情”和部队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接下来的演练中,他们从难从严构设逼真战场环境,针对性加大难度设置导调特情,按照“演练不设脚本、机动不走熟路、敌情不按套路、难度不断加大”的原则,让官兵在近似真实战场的环境中锤炼胜战本领。大家纷纷表示:“找到了打仗的感觉!”
练兵要多些“出其不意”
■朱祥全
战胜不复,知变为大。回顾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一个深刻的启示就是不拘泥于任何套路模式,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分割包围战,还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零敲牛皮糖”战法,无一不让敌人摸不着头脑,难以招架。
作战方案是有效控制部队行动的罗盘,然而信息化战场变幻莫测,如果不能根据敌情、我情、战场环境及时灵活作出调整应对,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泥潭。
战场对抗不能“纸上谈兵”,各级指挥员研判战场态势、处置突发事件、下达作战决心等,需要综合考量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教条式的练兵模式,摒弃套路化的演训流程,通过多设置“出其不意”的课目和场景,练就应急应战、随时能战的打仗本领,这样才能增加制胜未来战场的底气。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