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挡在死亡之海面前的两道屏风
——李子聿虎年春节还乡记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一)
我是直到大年初一下午,才坐上了返回砀山老家的高铁。到家已是傍晚了。
父亲在他的老伙计那喝酒,回来时已略显醉意。母亲数落他:“明知道大儿子今天回来,还喝这么多。”听到这,父亲似乎清醒了一点,连忙说:“谁说我喝多了,我没喝多。”父亲看饭桌上空空的,对着母亲说:“说好让你弄俩菜,等儿子回来喝酒的,菜呢?”母亲说:“你都喝成这样了,还能喝不?”父亲不听,忙吩咐母亲去厨屋。
母亲只好拆了一包鸡爪,炒了一份蘑菇。父亲让开酒,母亲给我们各自倒了有二两。父亲还像往常一样谈论各种事情,从国家大事到村里小事,诸如地里的桃树死光了,都成了空白地了,来年只能种西瓜,现在到处都在挖沟渠,当然也不忘说蘑菇炒得不好吃(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厨”,但在家几乎不做饭),母亲还像以往抱怨父亲的喝酒,我则是附和着说几句。父亲坚持把他的酒喝完,喝完也就躺着睡了。
我正式参加工作13年了。印象中,春节回家就是与亲戚、同学、朋友各种聚餐。我们那的风俗,父子同桌,只要有其他亲戚、客人在,一家人一般不怎么喝酒。晚辈也不敢和长辈碰酒喝。因此,私下里,我与父亲单独喝酒的次数并不多。我想,父亲这次即便喝醉了也要与我再喝点,大概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也确实如此,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没再单独吃过饭。
初二中午,多年未聚的表兄弟们在一块商议说,这些年,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顾念自己的小家庭,春节回来串亲戚,门口站几分钟就走了,都顾不上和老人们说会话。以后要改变一下。眼下咱们各自的娘都还在,我们就这样淡漠,几个老姊妹们心里该咋想呢?以后咱们也轮流坐庄,轮到谁家就在谁家聚,主要的不是为了咱们高兴,而是宽慰咱们的老娘。对这个提议,大家都表示认同。母亲在一旁听了很欣慰。
去年由于疫情原因,春节没有回老家,是近四十年来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总觉得没意思,缺点什么。这次我一个人回去,亲戚朋友见了一些,初三晚上喝多了,到家吐得一塌糊涂。母亲收拾到半夜,我的酒也醒了大半。父母就开始聊我的工作生活,一直聊到天亮。父母说,聊这些不觉得困,啥时候也不觉得烦。你能多给我们说说你的事,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第二天初四,去山东单县老家,那里有我的大爷爷和三爷爷,他们和爷爷一母同胞。大爷爷已经90多了,三爷爷也80多了。身体都还硬朗,见到他们就像是看到了爷爷,所以每年只要回砀山,也必回单县。父亲打算自己开着敞篷的电动三轮车,建议我搭乘亲戚家的小汽车。我说昨天晚上喝多了,胃里难受,坐不了那个,坐电动车,外面有风吹着,空气新鲜,还好一些。
二十多里地的路程,父亲开了一个多小时,开得并不快(在开车速度上,父亲不如母亲,母亲赶集卖水果,要赶时间),我们路上也可以聊天。这是难得的可以单独和父亲交流的机会。中国的父亲们似乎都是内敛的,农村的父亲尤其如此。有时候父子之间,见面也没啥表示,说不出几句话,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父子就跟陌生人似的。男孩子到了成家以后,跟同学朋友说笑的时候,远比和父亲的交流为多。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稍大一点到城里读书,跟父母的交流就更少了。特别是前几年回老家,都是带着一家子回去,总想着怎么把城市长大的孩子照顾好,想着让她们如何适应农村的生活,就没顾及日渐年迈的父母。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有时也感到父母的思维方式变得不可理解,争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有时候还会长时间不接电话。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那个时候的父母心理该是多难受啊。
(二)
这次回老家,我的身边只带了一本薄书——井上靖先生的《我的母亲手记》。
在老家的几天里,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只在往返的高铁上翻了翻。所以说,这本书我没有看完。但开篇一些话,还是让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父母。井上靖先生的父亲在世时,他从未感到自己有哪些地方像父亲,甚至为了有意识地和父亲唱反调,他会刻意采取和父亲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在父亲去世后,他却发现,“其实自己身上到处都是父亲影子”,不仅表情或动作很像父亲,就连思考模式,也带有父亲的印记。
“也是在父亲离开后,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活着的父亲还充当一个角色——庇护我远离死亡。当父亲还健在的时候,我似乎怀抱一种并未清楚察觉的心态:因为父亲还活着,以致我从未思考过自己的死亡。一旦父亲不在了,我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愿不愿意,对死亡之海的一部分再不能视而不见,也明白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上场了。这是在父亲亡故后才知道的。”
“因为父亲活着,作为他孩子的我得到了有力的庇护。然而它并非来自父亲主动的意愿,在这件事上,不涉及人类的算计或父母子女的亲情。只因为是父亲和儿子,自然会产生那样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无疑是所谓亲子最纯粹的意味。父亲死了,我才开始将自己的死当作并不很远的事情加以思考。不过,母亲依旧健在,死亡之海的半边还让她给我遮着。只有到母亲也过世了,我和死亡之间竖立的屏风才会完全移除。”(《我的母亲手记》P13-14)
我很庆幸,自己可以在父母还都健在的时候,读到这样深刻解读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的话。如果说“子欲养而亲不待”道出了父母去世后子女内心的一种凄凉与无奈,那么,“父母是挡在死亡之海面前的两道屏风”这个比喻,多么形象而微妙地描绘出父母总是无声无息地把子女挡在身后,呵护孩子的温暖场景啊。
俗话说,不当父母,不知父母恩。井上靖先生说:“我们只有走到父母那个年纪,才能懂得他们的为难和爱。”春节前的一天,母亲打电话说:“今年你‘大大’六十六了,该给他割肉了。”我猛然间醒悟到,原来父亲已然到了这样的年纪。父亲是缺肉吃吗?母亲打电话来是要我出钱买肉吗?当然不是,母亲是在提醒,他们真正是年纪大了,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卖力劳作了,他们渴望得到儿女们的关心。这也是促成我今年春节必须回去的一个因素。留在城里,固然轻松很多,但我也是到了不惑之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就是上要照顾好老人,下要呵护好孩子,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父母在我这个年龄时,我正由初中升高中,那是我们家最为艰难的几年。父亲当兵出身,烧过砖窑,卖过火药,家里原本还算殷实,但就在1997年夏天,十几亩的果园被人在水池里投放了除草剂,药水喷在果树上,立马就把果树都烧了个半死,不仅那一年没有收成,连带好几年都是入不敷出。偏偏那年我的高中升学考试并不顺利,公费名额没有考到,还得自费上学。1997年的一万块钱,对一个刚刚遭受重大灾害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我能想象得到当时父母的作难。求爷爷告奶奶,所有的亲戚家不知走了多少遍,也没能筹齐,还得通过关系从银行贷款。那几年的冬天,母亲更是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上百里地拣棉桃,不管风霜雪雨,不管黑天白夜,一颗棉桃一颗地拣。有时棉桃拣得多了,自行车带不动,母亲硬是推着自行车走回家。就这样靠着卖棉花的钱,我才有幸在全县最好的中学(砀山一中)读书。
人生命运的改变,当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父母全身心的支持无疑是最坚强有力的后盾。现在一想到这些,我的眼中总是饱含着泪水。真是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等到自己的肩上也开始挑起了重担,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
(三)
在农村,很多老年人身上的一些疾病,都是年轻时拼命干活落下的病根。
每次回老家,父母都会说:“我们是出过大力的,身体都透支过了,到老身体不会太好了,我们心理上有准备。”这些年,他们又常看到,当初和他们一同劳作的邻居、伙计们,身体一个个出现症状,这种顾虑也就更多了。我也慢慢意识到,父母已经是接近古稀的人了,要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不仅强人所难,近乎不可能,也是不道德的。与其去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思考模式,不如自己学会怎样与老人相处,这样既不为难老人,也不为难自己。
我尝试与父母对话。我也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一些理念。比如说,在父母说,某某常年卧病在床,连照顾他的儿女也有些厌烦,要把他送敬老院时,我会告诉他们:“父母保重身体,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关爱。怎么说呢?你们想啊,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多大啊,谁能几个月不上班,整天照顾瘫痪在床的父母呢?他连自己都顾不上的时候,拿什么来孝顺呢?”
说这话的意思,是想告诉他们:你们为这个家庭付出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你们到了这般年纪,能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能让在外工作的子女们放心,安心工作,就已经是对年轻人最大的关爱了。至于有的实在不得已把父母送敬老院,也不是说就不孝顺,而是他自己首先得养活自己。
还有就是,也不能说年轻人陪在自己身边就是孝顺,子女们都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孝顺。怎么讲呢?子女们都有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照顾好一家子生活,至少不让父母多操心,不让父母操心就是有孝心。他有余力余钱了,自然就会贴补家里,自然就会想着如何孝顺父母。而作为子女的,也不能只说不让父母操心的空话,不去做实事。既然不想让父母操心,就得有不让父母操心的资本,那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父母照顾好身体,就是对子女的关爱;子女过好生活,也是一种孝顺。这几年来,我时常向父母说这样的话。
(四)
以往回家过年,同学之间聚会以吃喝为主,固然这也是一种加深感情的方式,但总感觉单调乏味了些。
今年的春节算是疫情以来情况比较好的。我在郑州,半年经历一次特大暴雨、三轮疫情,西安的同学也说了他的难忘经历,还有山西来的,上海的,等等。大家相聚在一块,吃饭喝酒之余,感觉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为家乡做点实事,发挥一点力量。贡献不分大小,没多有少,大家提议可以先去敬老院看望一下老人,这正契合春节敬老的主题。头天晚上商议好,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和镇领导一同去了周寨镇安康老年公寓。
或许是我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和老人天然有一种亲近感。见到和蔼可亲的老人们,真是由衷地想和他们聊聊。谁没有老去的一天呢?现在老人们的今天,就是将来我们的明天。我们如何看待老人,就像如何看待妇女和儿童一样,标致着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把老人们聚在一块,他们可以打牌逗乐,可以聊天解闷,谁有了毛病,也可以第一时间就医,相互扶助。没有子女的,这里就是家,有子女的,子女也可以在外安心打工。这些话让他们感到,我这个在外地上班的年轻后生,说话还算“在本儿”。大家都热呵呵地聊了起来。
这几年,我也关注了一点乡村治理,读了几本书,写了几篇文章,有过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当下,老龄化日益加重,这是我们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然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在农村,怎样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照顾好,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年轻人腾出手来,更好更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摆在县乡党委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圣先贤们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憧憬。当然,古代社会并没有这样的“桃花源”。希望只能在未来,重任只能在我们肩上,至于实现时间的长短,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子聿 2022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