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农业生产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生产环节,由于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人均耕地仅2.5亩,而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计算,人均平均占有耕地4亩才可维持温饱,因此中国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中处于一种“半饥半饱”的状态。
这其中当然也包含着气候,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因素。要增加粮食产量,就必须重视气候,水利,化肥,农药等基础性因素。大量的人口导致中国农业只能依靠劳动力的“过密化”,在农业生产力没有实质性进步的情况下,劳动力一旦损失,那么就会导致农业危机,这也是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数次大饥荒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切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主作为统治阶级,在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占据着全面的优势,封建思想无孔不入地钳制着底层农民。地主对农民阶级的压迫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由于封建私有制所带来的土地兼并、财富过度集中以及统治阶级对贫农在生产关系上的压迫剥削,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中国历史上爆发了许多巨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动摇着封建统治的根基,这种阶级斗争主导着封建王朝的兴衰。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以来,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劳动者身上,民国以来的农民是受到层层剥削的:一是帝国主义的压榨,二是本国官员的腐败,三是乡绅的租税,四是土豪劣绅的巧取豪夺。
民国如果想实现工业化,那么就必须由农村经济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资源,但由于民国时期的内忧外患和三座大山,特别是农村受到的层层剥削,导致了工业越发展,农村越萧条,最终钳制了工业的发展。因此,如果不推翻统治阶层对于农村的层层剥削,不推翻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工业化根本无从谈起。
因此,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广泛地深入工农群众,践行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成功动员了中国社会最为广大的底层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推翻了压在劳动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
1949年新中国建立,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渐渐提上了日程。20世纪50年代的“土改”运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不断上升。
但在“土改”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农业生产的诸多问题,例如1.农业生产力依旧低下,对于气候的依赖性依然极强。2.作为个体的农业生产者破产的风险依旧很大,生产资料上的私有并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3.推广良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本增大,难以广泛动员农民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
于是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三大改造”。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缓和了生产工具的共享等问题,后来人民公社的广泛建立也对大量兴修水利工程,大量开垦土地,大量推广科技和机械化提供了可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辛苦奋斗30年,最终在种子,化肥,农药,水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在新时代的今天,农村发展也成为了提振内需的重要方式。广泛开展农村扶贫工作也是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我们必须直面农村的振兴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等)问题,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如经济,父母外出情况等)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只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促进中国农村发展。我们调研组也将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广泛的调查走访的方式,来为大家展现一个全面的,客观的凯言村。
以下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大方面进行报告:
1.凯言村的基本状况
2.留守儿童问题
3.对于农村未来的展望
4.毛泽东农村政策的再反思
01
第一个方面:凯言村的基本状况
1.基本状况
凯言村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的周围,距羊场镇3公里,与湖南省接近,交通方便,连接着公路,共有430多户家庭,是贵州省比较早脱贫的一个村庄。这里水利条件优越,水利设施完善,每年会全面清理水渠并进行分段管理,增大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这里昼夜温差大,适合农作物生长。与贵州其他地方不同,凯言村的光照条件较为充足,以凯言小学为中心西南周围数公里的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和大型机械的作业,每年秋收时节,都有从河南来的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工作,将原本十天左右的工作缩短到了半天,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工作量。但是在凯言村更西南或更北的地方,地形变得破碎崎岖,大型机械难以派上用场,因此在这些更北的地方,农业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力。
村里有一座小学和一个卫生站,小学的人数较少,人数最多的三年级最多也才6个人。卫生站只有一名医生,村里老人经常找他看病。村里多数家庭还是选择在几公里以外的羊场镇租房子读小学,租金为一年3000元(租房只能整年整年租,包括寒暑假),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调查到有一户特别贫困的家庭也选择在羊场镇读书,但是他们是在镇上自己盖了一间茅草屋来满足自己的住房需求。
凯言村共有耕地3360亩,主要作物有烟草、辣椒、玉米、水稻等等,由于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低下,多数家庭的粮食作物都用于自己家庭的消费。凯言村大量种植烟草,50户左右的家庭经营着260亩左右的烟草,在村子里还有村集体自己的小型烤烟厂,近年来也引进企业发展辣椒种植590亩,为凯言村创造了大量的收入。
当然近年来许多私人老板也开始种植大量中药材(由于都是外来老板,本人估计中药材的田地都是从农民手中租过来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在中药材成熟的时节,这些老板的中药材也鼓励当地农民去采摘然后进行收购,收购价格为2元/斤。经过我们调查,某农民从早上5点开始去采摘,下午18点收工,除去午饭时间,工作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一天的收入为90元左右。
凯言村上游有高过河景区,景区的漂流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同时也解决的凯言村数百个就业岗位,为凯言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
2.问题
虽然凯言村的各方面条件都较为优越,但是就如同中国很多农村存在着相似的问题一样,如:农村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家庭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等。
我们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发现,村子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就在不远的镇远县务工,有的则远在浙江,广东等地,因此在村子里做农活的大多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但由于劳动力的缺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气候变化多端及市场粮食价格低下(农产品价值分配产业链使得农民在价值分配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务农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家庭的贫困,留守儿童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来源于在外打工的父母。当然,有些非留守儿童家庭,父母也在务农和打零工。
由于上述的个别原因,也是导致家里过得十分拮据的原因。浙江和广东等地流水线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劳动环境也相对恶劣,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在当地租房子,他们辛苦地拿着微薄的薪水,一边留下自己的生活必须之后,又转给了远在家乡的孩子。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他们大多毕竟还处于童年时期,对于生活的现实并没有那么全面的认知,但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却比想象中的深多了。
虽然凯言小学旁边以北数公里的土地十分平坦,但凯言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却非常的低下,只能依靠远从河南而来的大型机械。如果到了更北的地形崎岖的地方,依然需要依靠人力。即使有些人家有专门在梯田工作的小型机械,但毕竟受限于发展水平和成本问题,人力仍然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气候仍然主导着农作物产量。例如今年冬季的温度过低,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凯言村的农作物产量受到了显著影响。据学生成瑞熙的家长描述,今年投入了8000元左右来种植2亩的中药材,结果受气候的影响(降水过多,中药材本身不喜太多雨水),农作物的收入仅3000左右,是一次惨重的亏本。
村里的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学校的老师大多都上了年纪,教学水平当然不如城里甚至镇上的学校,但大多有水平的老师也不愿意来到农村,因此村里还是有相当部分数量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去镇上读书,其中包括了很多贫穷的家庭。
我为了探究村里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专程去了凯言小学三年级的罗重阳家里去访问了情况,他平时的语文分数在40分上下,班里的语文最高分也不过才68分。我拿着罗重阳的试卷分析,发现虽然他已经三年级了,但是最基本的,一年级学的拼音都认不全,更何况拼写了。作文拼尽全力也只能写出100多字(三年级要求作文写300字),阅读理解基本都是空白。我以为这是个例,结果访问了周围几家孩子的时候,大多也都如此。
虽然凯言村临近高过河景区,为村庄提供了大量就业。但根据我访问的一些以前在那里一线上过班的中老年人,这些景区的一线岗位基本都是不签劳动合同的,更别提五险一金之类的劳动保障了,不少上了年龄(一般保安的年龄为45—50岁就不会再被录用)的村民没有办法在那里继续干活,也只有去其他地方自谋生路。
村里最富有的人家在广东开办了3家工厂,子女也都在教育资源优越的广东大城市读书,他们在村里修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别墅,每年他们都会回到农村享受一下悠闲的田园时光。
而与之相对的是我们走访的丁子洋家,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外出打工,家里的木制平房非常破旧,房子内部也看起来穷困潦倒,没有电视,家里也只有老年机,父亲在外打工但薪水十分低下,勉强能够满足丁子洋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我看来,这是妥妥的困难户,低保户,可是他们家并没有低保。
村里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极端上,其实按照总体而言,凯言村的贫穷家庭绝对不在少数,但富有的家庭也可以达到平均日入1500元,8头牛,2辆车。
02
第二个方面:留守儿童问题
我们通过广泛的走访,得出了凯言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包括家庭经济、心理健康教育、兴趣爱好、理想等),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概况,再列举出几个具体的家庭。
1.凯言村留守儿童概况
凯言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是太好,一方面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工资,除去购买基本生活所需外,只能勉强负担起孩子的学费及老人的药费。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务农的劳动力不足(由爷爷奶奶来管理3—6亩的田地),气候和市场价格的影响,务农只能为家庭赚取一些数额不大的外快。
当然并不是说非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情况相对较好,例如我们走访的学生成纪伟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主要是在村里务农,平时可以在周围打一些零工。但是务农的收入非常低且不稳定,总体来说,他们的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只能勉强维持。
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只分析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1.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因此城市对于低端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能够流入城市。
2.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得农户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非常弱以及农产品价值分配产业的弱势地位,让单纯的务农难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和开销,从而让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以下将举几个具体的家庭,来为大家展现留守儿童在这种时代的浪潮下的生活状况
2.具体案例
1.张荣波
A.基本状况
张荣波上小学三年级,他有两个妹妹。父亲在宁波打工,母亲在村里干农活,但是张荣波的舅舅舅妈全都在宁波打工,留下了两个孩子给他母亲照顾,他父亲每年回来一次,舅舅舅妈每年轮流回来一次。
因此张荣波的母亲一人照顾着5个孩子,其中最小的还不会走路。一个母亲带着5个孩子,还要干农活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母亲却非常严厉,孩子们非常乖,非常听话,不做调皮捣蛋的事,也时常帮母亲做家务。他们住在毛坯房家里非常破旧,只有一台小电视,床,椅子,餐桌也都十分陈旧,房屋的角落有很多蜘蛛网,家里条件看起来十分困难。
B.心理状况
张荣波性格非常内向,不善言谈,在学校里下课时也基本都是一个人玩儿。基本不看电视,也不玩手机(家里只有老年机)。与老师交谈有些胆怯,但是很爱自己的妈妈,问道以后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
2.成易洋
A.基本状况
成易洋上三年级,是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他的父亲曾是高过河景区的一名一线搬运工(主要是把皮艇搬进水里让游客可以漂流),有时也干一些安全员,或者保安的工作。但是在几年前因为一次事故(搬运皮艇时被撞击)受伤,导致部分内脏受损,腰也不太使得上力,整个人显得有些瘦弱,因此他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外出打工。他父亲充当着爷爷奶奶的帮手,在几亩田里干农活。爷爷有时也会去临近的工地打一些临工。
成易洋家庭十分拮据,居住环境也十分恶劣,毛坯房,没有电视,一年的收入结余在2000元左右,勉强维持生活。成易洋家里对成易洋的学习较为重视,把他送到了5公里以外的镇上读书,在镇上也有租房,费用是一年3000元,由奶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3.丁子洋
A.基本状况
丁子洋的母亲已故,父亲外出浙江打工但薪水十分低下,勉强能够满足丁子洋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节省回家的火车票钱,父亲基本每两年回来一次,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为了到他的家里,我爬山走了将近40分钟,他的家在山上,没有通路,平时上学基本都是5点左右起床。他们家是我见过的最为破旧的一个,没有电视,甚至电灯都很少家里也只有老年机。在我眼里,这是妥妥的困难户,低保户,可是他们家并没有低保。
爷爷奶奶对于丁子洋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认为只要他听话就万事大吉。所幸的是,丁子洋非常孝顺爷爷奶奶,也非常听话。
3.孩子们的世界
经过我们广泛的了解与走访,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凯言村的孩子们与我走过的其他更为贫穷的农村孩子们不同。凯言村的孩子大多都比较活跃,上课时的纪律问题尤为突出,不爱听老师的话,同时也非常喜欢吸引我们的注意。
而其他某个更为贫穷的村的孩子们则刚好相反,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吵不闹,上课的时候也非常安静,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没有什么文化,但知道读书学习是自己孩子的唯一出路,但自己本身也没什么文化,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孩子们都从小被灌输着尊重老师绝对权威的意识。家长们没有办法,只能依靠老师的教导,来让孩子拥有一个“逆天改命”的可能。
这可能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吧。
凯言村的孩子们理想远大,我们交谈过许多孩子,除了极个别对于理想没什么概念的,其他的都向我们说出了他们的理想,经过统计如下
具体人数从多到少如下:
艺术家:20人运动员:14人军人:14人
老师:12人医生:10人科学家:7人
电竞选手/主播:7人飞行员:5人好大学:5人
明星:3人当官:2人厨师:2人公益:2人
老板:1人
4.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凯言村的独有现象,我们应该正视它带来的许多问题,经过十多天的调查走访,外加上一些粗略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1.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村教育资源总体缺乏。教育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高考制度之下,农村的孩子只有通过异常勤奋努力的学习,也许要从小学就开始努力,才能克服眼界,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所带来的阻碍,考上好大学。但走出了大山,接下来的人生又是另一回事了。
凯言村拥有自己的小学,但是师资力量并不雄厚,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大多也只有初中的文化水平。年轻的,有实力的老师更乐于选择大城市,好学校,这在客观上也加大了城乡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凯言村的小学虽然教室比较干净,但没有多媒体教学,没有空调风扇,也没有足球场,黑板也坑坑洼洼的非常破烂。农村的孩子不论是师资,还是思维方式,教学硬件,学习成绩都被城里的孩子全面碾压。
我曾走访了许多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父母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且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们除了缺乏父母的关照,同时也严重缺乏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这种帮助包括对于孩子学习的要求,辅导,管束,教学等等。由于父母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实力也非常缺乏,基本上不可能面对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有“交高价”,“走后门”等行为,要是孩子考不上高中,那就是考不上,不存在其他可能。
大多孩子上了初中,就已经开始明白自己的处境了,大部分人开始放弃,开始混时间,认为自己的未来不过是和父母一个样子,绝无第二种可能,或认为自己可以去上“社会大学”,在这个“大学”中学会为人处事,最后出人头地;少部分人仍然坚定着考出去的信念,埋头苦干,有些限于师资水平和学习方法迟迟没有长进。
部分以前调皮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和教育,渐渐学会了抽烟,喝酒,染发和快餐式的恋爱,沉迷于酒色之中;另一部分则生活作风要好很多,但已经认命,早早做好了外出务工的打算,好减轻一些家里的经济负担。
他们的生活里,都不再有儿童时的理想。
2.农民工的权益缺乏保障。孩子们的父母在大城市的流水线上,工地上等地方辛勤的劳动。但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以及资本增殖的客观需要,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五险一金”的落实情况,以及超长的工作时间和低廉的工资等等。繁重的劳动使得农民工作为父母,很难再有别的精力放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能做的,只有每个月,每半年,甚至每年对家里的汇款。
3.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的爷爷奶奶难以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差距过大造成的隔阂,另一方面是爷爷奶奶也有较多的农活,容易疏忽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是他人生中甚至是社会上的一个大问题,有的孩子喜欢憋在心理,变得内向,不会与人相处,有的则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
有些父母能够做到每两三天给孩子通一个电话,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的一周甚至一个月才通一次电话,这算比较常见的。我问过有一个孩子,他父亲从不打电话,只是每年回来一次又匆匆而去,他讨厌他的父亲。
03
第三个方面:对于凯言村未来的展望
我们深入凯言村,经过调研、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对于凯言村未来的期盼。
1.发展集约化,合作化农业,促进当地土地的规模化,这样通过加大投资,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同时也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共同抵御风险,克服小农经济的弊端。
2.当地政府应重视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应该主动深入群众,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活动,对于有困难的家庭应该积极补助和扶持,加强新农合的落实,应尽力避免村民的“因病致贫”现象。
3.当地政府应重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包括硬件,师资力量等等。
4.发展当地初级加工工业,就地发展小工业,例如凯言村盛产辣椒和中药材,当地政府可以联合村民积极投资建设一些初级加工的小作坊,小工厂,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就地消化劳动力。还可以利用临近旅游景区的优势扩大销路,增加村民收入。
04
第四个方面:毛泽东农村政策的再反思
对于农业来说,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形,气候,水利,化肥,农药,种子,机械等等。我们就从凯言村的现实出发,一起来看看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1.地形和机械化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凯言村身处山地众多,地形破碎,喀斯特地貌明显的贵州省,但是它仍然有少见的,平坦的土地,在这种平坦的地形中,如果投入大型机械,将会呈指数级地增大农业生产效率,实际上每年的秋天,从河南来的大型机械会经过这里,2台大型机械将人力十天的工作量缩短到了半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打零工,某些在外省打工的直接就不会因此回家帮忙。虽然这只是局限于“农忙时节的机械化”而不是“全面综合的机械化”
这给许多认为贵州地形条件不好因此反对机械化的“专家学者”们一个有力的回击。即使在地形条件如此不好的贵州,仍然有村庄有平坦的土地,可以投入大型机械的使用,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就不能大型机械化呢?照他们的逻辑来讲,就是因为贵州总体地形条件不行,所以要么全都机械化,要么一块也别想。“专家学者”们不具体分析某个农村的实际条件,只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总体性的结论反应出的东西,显然有些是不合实际的。
即使是在地形条件不那么好的农村,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放弃机械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型机械不行,难道就不能推行小型机械?实际上,贵州省一直在出台农机补贴政策,拖拉机等各种小型机械补贴力度非常大,实际上在凯言村相对中等的农户都有了自己的小型农机,这也能够说明小型农机在经过了具体的型号改良后,是可以胜任工作的。
可惜的是尽管补贴力度大,但凯言村的农业生产还是依靠的是人力,一方面对于有农机的农户来说,由于农机服务的单位组织化程度低,每次维修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再加上使用柴油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他们宁愿自己上阵,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贫穷的农户来说,资金有限,老人用不来等因素,使得凯言村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低下。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农经济模式对农业机械化的阻碍。单个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非常弱,即使买得起农机的,为了节省成本也不愿意使用农机,更别提那些买不起的了。如果我们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推行合作化乃至更高级的生产组织,是否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即人民公社,我们就暂且不提毛时代的东北农业发展的怎么样,因为那里的各种因素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拿山西的张庄来举例,由于村集体领导的路线正确,手段有效,使得张庄的集体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1978年,张庄人就开始自己搭建组装农业机械,在200英亩的玉米地上,可以自动完成从施肥、平土、播种、除草、收割、烘干到烘干后把玉米存入仓库的全过程。机械组只需要12人,但效率是人力的15倍,成本也降低了一半。
但自从张庄小农经济恢复了以后,田被分割的七零八碎,摧毁了大规模推行机械化的经济基础,家家户户只能自负盈亏,农民只能扛起锄头,农机也只能慢慢地腐烂。
由此可见,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是推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阻碍。
2.毛泽东时代的农村政策再思
面对当今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乡村教育和医疗问题等,我们有必要对历史进行反思,从而吸取经验,找到一条未来真正能够振兴农村的道路。
从50年代末的大跃进开始,中国开始提倡“两条腿走路”,即农村就地发展工业以促进农村发展的思路。这对打破高度集中的苏联体制起到了关键作用。“两条腿走路”的美好蓝图也充斥着人民心中,即农村就地发展工业,到了未来,每一个公社都将有自己的大学,自己的医院。
但是蓝图归蓝图,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虽然受到了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农业遭到了严重打击,但是在农业生产基本恢复正轨以后,农村的就地工业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农村的工业化和集体化是农村发展的关键。集体化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促进机械化发展,同时集体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大大强于单个农户,也可以大量兴办属于农村的小型工业,如小型农机厂,小型化肥厂或者一些小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工厂。
如果一个农村的机械化水平提升上来了,农业生产人口就减少了(参考以上张庄的例子),可以解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刚好可以满足这些农村工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从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根本性扭转。也就是说,工业化和集体化能够使农民不必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里打工了,这也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有些人喜欢想象农民喜欢进城,喜欢想象农民不喜欢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也与他们高高在上作为城市人的偏见有关。如果把这种流动性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那乞丐岂不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看一个人幸福与否,难道不是看他的生活水平,医疗,教育,住房,出行,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如果坚持集体化的道路,那么农村的教育医疗体系将会发展的更好——最起码也是跟城市的差距缩小。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实,即使是在与现在相比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毛时代,依托人民群众和集体的力量,大量在人民公社建立的防疫站,生产队卫生站,公社卫生院等等,成功确立了一个大型的公共卫生体系,这种卫生体系到如今尚有余温,也为我国抗疫事业奠定了基础。在人民公社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取得了极大成绩,利用公社福利基金和成员缴费,显著降低了农民的看病和预防成本。
一个人如果在农村有工作,有医疗,孩子的教育也有保障,那又何苦跑那么远的大城市去找一个离孩子遥远,拿着微博的薪水,高强度的劳动的工作呢?
以上就是我的调研报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