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这句话在很多乡村都流行,当客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必须了解当地的民俗。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尊重当地文化习惯,二是避免当众出丑。乡村民俗,简称乡俗,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年俗、节令风俗、食俗、居家、服饰、出行、农事(春种秋收冬藏)、人情、婚丧嫁娶、禁忌。在中国北方乡村,腊月里杀年猪、做腊八蒜、腊八粥、蒸年糕、做豆腐、扫尘、辞灶、写春联、贴挂钱、剪窗花、贴年画、贴春条、竖灯笼杆子、赶年集等,都是春节期间著名的乡俗。
农村规矩多,这些规矩代表着的是一种乡土文化。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育人的不仅仅是当地生产的食物,还有精神食粮。农村里,一家办事,大家送礼。人一多,事就杂,就需要主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比如主人需要提前定好做事当天礼房里接钱的和执笔的人;厨房的主厨,副手预计共五六人;饭前接客的和斟茶的;干杂活儿的(包括提前找别家借桌子和凳子以及将其擦拭干净,饭后打扫卫生);饭时陪客喝酒和活络气氛的。细究到具体事件时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嫁女时本地讲究来单去双,寓意忠心耿耿与成双成对;入新房时客人进门时需要为主人燃放鞭炮,以示红火热闹;入殓则规矩甚多甚繁,在将死者送入棺材前,需要在棺材内点燃七星灯,人们会在死者口中放入一枚铜钱,死者一名直系亲属需含一口烧酒,喂给死者,死者入棺要由其亲属亲自钉上棺材钉,入棺后送行的人要给死者作揖,死者亲属要为送行人下跪,送行时死者下一辈直系亲属要戴全孝,非直系亲属戴半孝。
乡村习俗反映的是乡村人与人直接的关系。人是群居性的社会动物,乡村与城市所不同的是,乡村人见面都打招呼,甚至还要按照辈数称呼对方,即使对方年龄比你小,也要叫“大叔、二老爷、三姑”之类的,而对于辈份小的,则可以直呼其名,而小辈的还得按照辈数称呼你,否则会认为不懂礼貌。在城市里,你可能记住很多人的电话号码,往往不知道对门邻居叫什么,这在乡村是不可思议的。乡村邻里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彼此知根知底。笔者家乡见面打招呼以前是“吃了吗?”,现在是一问一答“干嘛去”。“干什么什么去”,或者到那里去甚至几十年不见了,打招呼竟然也主动告诉你他干嘛去,充满的是一种乡村邻里之间的信任,短短几句招呼,就了解你最近的动向。这其实反映的是乡村一种亲情——本来乡村大都是同族同宗的多。
乡俗体现更多人与人之间的积极合作与互相尊重,对于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感情有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的乡村文化。因此,一些在城市有抑郁症的,到乡村就可能好了。乡村劳作多,互相帮助是有的,乡村人的朴实无华,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基因。当然,乡村也不乏陋俗,如封建迷信、赌博、好勇斗狠、攀比嫉妒,这在今后的乡村建设中是需要抛弃的习俗。
因工作关系,笔者曾多次到过偏远经济欠发达的贵州苗寨,那里的民俗就很令人难忘。他们说苗寨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喝水就会喝酒”,跳舞、唱歌、喝酒,人与人之间表现的不是尔虞我诈,而是真实的人生。那里的乡村文化竟然吸引了很多城市人甚至国际友人流连忘返,可见健康的乡村习俗是最有价值、最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是那些绚丽多姿、神妙奇特的民族文化。凡到过贵州民族村寨的旅人,无不为其古朴宁静却又热烈亲睦的生活方式而赞叹。
来源:《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
作者:蒋高明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