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看央视《海峡两岸》节目,李红主持的,说到台湾农民品又滞销了,农民们纷纷骂蔡英文,没有搞好两岸关系,台湾农产品不能销往大陆,所以,导致了农产品滞销,农民苦不堪言。
我也极其反感蔡英文,用老话说,她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反动派小头目。但是,我几乎没有写文章骂过她。为什么,因为我看不上她。甚至,台湾的什么大选之类,我也看不上,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谁选上什么总统,我觉得对于两岸统一的意义都不大。两岸统一问题,是大陆的问题,不是台湾的问题。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今天,我稍替老蔡说话句,台湾民众把自己的农民品卖不出去怪罪老蔡,多少有些冤枉。我是说多少有些冤枉,不是说全部冤枉。
为什么这么说?
你们看看大陆的农产品,我就不相信会比台湾的农民品差。南方,广西的香蕉、广东的荔枝,在大陆那么大的市场情况之下,不也照样卖不出去吗?不照样烂在地里吗?北方,今年,大蒜又滞销了;山东聊城的剁椒、山东阳信的西芹又卖不出去了。南方北方还有西方,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市场,不可以互补一下吗?
我列举一下近年农产品滞销导致农民重大损失的报道: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红枣丰收,价格过低无人采摘,果农只能忍痛喂羊;陕西佳县50万亩红枣迎来丰收,价值10亿元的大枣也无奈喂了猪羊;新疆焉耆县红枣同样找不到出路只能烂在地里……
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豆家山村有1100亩杏林,今年雨水好,杏树也未受冻,目前杏林已成熟400亩,获得了难得的丰收,但销售前景却让大家忧心。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永平村,种植大户们面对丰收同样苦恼不已,在种植场内一片约十多亩的鱼塘中,漂浮着大量的火龙果,将整个鱼塘“染”成一片红色。在岸边的一处倾倒处,还残留着一堆腐烂的火龙果。
一位在现场倾倒火龙果的种植场女工告诉记者,现在场里水果比较难卖,因为高温每天都有大量火龙果腐烂,她每天要挑20多担变坏的火龙果倒入鱼塘中。按照每担80斤估算,每天至少有上千斤火龙果被倒入鱼塘喂鱼。
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出自:
请注意,这些农民产品滞销现象均出自中国大陆地区,没有蔡英文什么事。
大陆农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得面临农产品滞销导致的生活困难。中国大陆农民能骂谁?也骂蔡英文?有些不合情理吧。台湾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我想和大陆是一样的。
如果大家记忆力稍好一些,会记得,当年赵本山曾经在春晚上演出过小品,主题是“要想富,先修路”;还应该记得,“要想富,专业户”。还有位大经济学家,提出,要搞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现在,全国各地专业户也都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了,路也修得差不多了,可是,农民不但没有富起来,反而遇到这种农产品滞销带来的苦难。
看来,专家的建议,恐怕是没有抓住根本,也不能听的。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有同志给出了原因如下:
一、核心的原因是盲目扩大规模,一窝蜂地上产品,而不知道市场容积量到底有多大。
二、农产品生产下来,农民说了不算,大都卖到中间商,下乡的中间商再卖到城市农贸市场的中间商。
三、农产品销售彻底交给市场,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加上中间人趁机压价,滞销恐慌加重供大于求。
四、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没有计划的盲目生产势必造成产品过剩,造成滞销。
以上分析,我觉得总体上是正确的,但也有片面性。
先说第一个原因。难道中国人真的就消化不了那么多农产品吗?我看也不见得。就说南方的荔枝、香蕉之类吧,当南方农民不得不把自己的农民立扔掉、烂掉时,北京,我所居住的城市,这些产品的价格并不低?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的。陕西的猕猴桃腐烂在地里时,北京的猕猴桃却还是比较贵的。河北农民把牛奶倒进河里时,也没有见北京的牛奶便宜下来。其他农产品情况大抵如此。
因此,说中国市场容量不够,消化不了这些农产品,我觉得,至少不全是事实。
市场容量,一方面和人口数量有关,另一方面和消费水平有关。在人数未变的情况下,价格便宜一些,销量也还是可以提高的。
后面三个原因,基本上都是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的,算是同一个原因。就是说,资本主导的销售体系、定价体系,阻止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农产品的买家和卖家见面,必须通过资本家的供销体系和定价体系,而这个体系,必然要从买卖两家那里赚个差价,而且这个差价当然是越高越好。这就导致一方面,农产品滞销,另一方面,农产品售价并不低。
解决的办法,我觉得非常简单,就是建立一个农产品销售网络,打通农产品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消除中间资本这个障碍,取消其定价权。这个网络,自然应该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它必须是全国性的,至少是大地区性的,以便于保证迅速、大范围内流通。二是他必须是全民所有制的,不是资本控制的,确保其控制物价。三是它不以营利为最高目标,而是以确保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最高目标,当然,也不是一点利不赢,可以稍有营利,以确保其从业人员收入,但也仅此而已。四是由国家出面定价,确保价格对农民、对消费者都是公平的,既让农民有足够的钱可赚,也确保相当的市场消费量。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辖区政府确保农民收入的一件事。当时,共产党发动大生产运动,号召农民都起来纺线、织粗布(也称土布),然后,共产党开办的商店按照适当的价格收购这些布匹,这样既解决了提高了农民收入,又确保了共产党党政军人员有衣服穿,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封锁。但是,当时,国统区大后方的民族企业家也能生产布,称洋布,质量当然比延安农民生产的粗布要强得多,既轻便又结实,价格也不太高,愿意以某种方式卖给延安。如果从支持民族工业的角度看,也应该引进这种布。要不要“引进”?毛主席明确指出,不能引进这种布!因为如果引进了这种布,那么延安当地老百姓织的粗布就卖不出去了,他们的收入就断了。不但不引进这种“洋布”,毛主席、朱老总等党的领导人还亲自穿粗布做的衣服,给粗布做广告。大家看毛主席接见美国观察团时的照片,是不是穿的这种衣服。鉴于此,我想,还有个保护中国本国市场的问题,凡是影响我国农产品销售的外国产品、品牌,均要拒绝,至少也是加以限制。比如,我自己可以生产西瓜汁、桃子汁什么的,就不能允许其他影响西瓜汁消费的外国产品、品牌在中国生产和销售。通常,我称这是“市场主权”!
前些年,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有人开出的药方是:互联网+,也就是电商,电商不是资本家?电商能确保全国性、公有制的全国销售体系?电商能确保国家对农产品的定价?电商不唯利是图?所以,对于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互联网+”必然是个损招。现在,“互联网+”已经使用快5年了吧,农产品滞销问题解决了吗?没有,一丝也没有。当初提出这个办法的人,你们说该当何罪?
台湾的农产品滞销,根源和大陆农产品滞销一样,是人民没有掌握的农产品供销网络和定价权力。在大陆市场同样不存在这样的体系的情况下,台湾的农产品进入大陆,同样要依靠中间商!由中间商操纵销售和定价。在此情况下,台湾农民的利益,和大陆农民一样,是不能确保的。
所以,我说,台湾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滞销的原因照片于蔡英文,指责蔡没有搞好两岸关系,是不对的。
蔡的责任在于她没有也不打算努力建立这样一个公有制的销售、定价体系。只要这个体系没有建立,那么,台湾农民也好,大陆农民也好,就必然要遭受资本的欺压,他们的命运不可能转好。所以,我说,台湾农民骂你,你也不全是冤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