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来自贵州省委政研室调研组的一份《贵州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显示,在全省9个市(州)15004个行政村中,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村10775个,占71.81%。
且看盘县岩博村、思南青杠坝村、西秀区大坝村、普定县秀水村是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贫困村、空壳村到富裕村、小康村的美丽嬗变。
普定秀水村
亮招:“五股”模式 增收致富
村情: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普定县穿洞办事处秀水村曾是这样的“三无”贫困村。
而今,该村贫困发生率已经从2014年的23.3%,下降至现在的5.5%。
人头股,村民人人都有股,占股10%;土地股,每分土地算一股,占股30%;效益股,一分劳动一分股,占股30%;孝亲股占股5%;发展股占股25%。
这是普定县穿洞办事处秀水村创新发展的“五股”模式,为村民开创出的一条全民奔小康共同致富新路子。
2015年,通过普定县领路、贵州兴伟集团帮扶、秀水村民全民参与的方式,该村依托秀丽山水,兴建起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产业园,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嬗变。
普定县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四荒”资源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选派县委组织部骨干到该村担任“第一支书”,选优配强秀水村支两委班子,提高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
同时,整合有关部门项目资金1.2亿元完善该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精品水果示范区3000余亩,夯实村级产业发展基础。
兴伟集团积极响应“千企帮千村”大扶贫行动计划,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普定县发展规划,选派100余人组成帮扶团队进驻秀水村,制定驻村帮扶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份股份都不留、一份效益都不要”的承诺,把投资开发的农业和旅游产业无偿作为该村集体经济,指导村支两委组建公司经营。
经营收益按照“人头股、土地股、效益股、孝亲股、发展股”分别占10%、30%、30%、5%、25%的“五股”模式进行分配,特别是“发展股”主要用于增加集体经济积累、后续发展投入。
秀水村民逐渐转变原来保守、怀疑的思想,村民们不但积极主动将土地入股经营,还自发带着工具到施工场地投身建设,老人和妇女也加入了保洁等村庄建设中去。
如今,秀水村已有300余名村民在当地就业。依托景区建设,还开展了农家乐、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经营,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同步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村级集体资产已达2.05亿元。
村里最先开办的企业煤矸石砖厂。
盘县岩博村
亮招:“三变”聚力 产业兴村
村情: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地处乌蒙群山沟壑间,14年前,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
现在,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1万余元,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
“我们的村级集体资产达56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428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万元,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盘县淤泥乡岩博村村支书余留芬十分自豪。
岩博村以“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引领,充分整合全村自然资源、社会资金、人力资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以“三变”聚力、产业兴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岩博村背靠藏龙山,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但由于过去产权不明晰,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2002年以来,通过贷款开发和村民入股的方式,以村集体名义买下1480亩林场,开展木材间伐和加工,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加经济积累17万元,帮助村里解决了10多个人的就业。
尝到甜头后,随后又以集体林场为原始股本,发动村民、当地企业参与入股,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岩博煤矸石砖厂、岩博山庄、岩博火腿加工厂和岩博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3年,实现了集体经济超百万、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发展目标。
“三变”改革以来,该村又采取“招商引资+集体入股+村民认股”的方式,把集体林场作抵押,贷款2000万元,发动村民参与入股,与盘江集团、盘兴能投公司合作,整合1.5亿元资金建成年产白酒达5000吨、产值达1.25亿元的岩博酒业。
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岩博村把财政投入到村的3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和农民的股金,入股到村办企业,村集体占股2%,每年可实现入股分红60万元。
岩博村还采取“自愿参股、保底分红”的方式,引导老百姓以土地、资金、技术入股企业,增加群众收入,仅岩博酒业就吸引了120户村民以3071.2万元资金入股。
现在,全村315户965人家家有股份、人人可分红,不仅没有人外出务工,还吸引了一批外地大学毕业生到岩博来就业。
余留芬说:“我们正实施‘村企上市’计划,争取岩博酒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更多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岩博村绿壳蛋鸡养殖场。
思南青杠坝村
亮招:“五强五化” 共同富裕
村情:“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着酸菜下”的落后村,这里曾经是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的真实写照。
青杠坝村,是一个典型喀斯特石山村。这里人多地少,土壤贫瘠。人均耕地不足0.49亩。
近年来,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大胆探索整村综合改革模式,以“五强”汇聚发展活力,“五化”助推产业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小康发展之路。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是青杠坝村“五强”的第一招。村支两委把增强发展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产生了冷朝刚支书为代表的村级发展带头人。
随之通过强队伍、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的管理方式,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汇聚了村级发展活力。
在选优村级班子的基础上,青杠坝村采取“五化”助推,加快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立体化路子。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立“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竹、坝上瓜”的生态立体山地农业发展路子,建立“畜禽—沼气—果蔬”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
园区化发展。采取集中流转、征收、置换等方式收储土地,打造以大蒜、西瓜、辣椒为主的特色种植园区,以李子、桃子、柚子、枇杷为主的水果园区,以蛋鸡、牛羊、獭兔、蜈蚣为主的特色养殖园区,以加工大蒜、辣椒、鸡羊牛肉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专业化管理。采取以村党支部引领、协会运作管理的模式,先后组建种植、养殖、用水户、公墓管理“四个”专业协会。
市场化运作。组建市场营销小组,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产品销售的发展模式,成批量销售,全村抱团闯市场。同时,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推动农特产品“云”上发展。
公益化模式。坚持“积攒于民、用之于民”原则,采用“收取适量管理费、服务费、安置费”等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用于发展民生事业,夯实发展基础。
青杠坝村通过五强五化综合改革,不仅做实了村级集体经济,办成了群众盼望的大事,还破解了贫困山区群众增收乏力的难题,促进了经济增长增收。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250余万元,实现由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蜕变。
西秀区大坝村
亮招:明晰“三权” 推动“三变”
村情: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5年前,是省级贫困村,也是一个空壳村。
5年后,该村集体经济突破亿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小康村。
“我们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道出了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秘诀。
大坝村曾经是一个以水稻、烤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土地荒芜,无人管理。
为让农民能回来赚到钱,2011年,大坝村成立了大坝延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金刺梨规模化种植。
村支两委对村民的土地进行丈量、登记,对流转土地进行连片整理,以5亩为单位对土地进行划块。对已流转土地的农户,合作社统一进行土地经营管理,按亩领取流转费,享受入股分红,优先安排到合作社务工;对愿意多耕种土地的农户,可以向合作社缴纳租金进行耕种。大坝村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全村90%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通过统一管理,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属得到明晰,村民吃上了“分红饭”,获得了“第一桶金”。
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种植了金刺梨、晚熟脆红李、雷竹,养殖林下鸡,借鉴欧洲中低度果酒发展经验,筹措资金800余万元,现已生产金刺梨果酒400吨,金刺梨白兰地20吨,预计产值可达6000余万元。
同时,开办了网店进行线上—线下交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合作社产生收益后,将资产的50%对农户分红,35%用于支付农户务工工资和购买农资,剩余的15%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
目前,合作社常年可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按每人每月2400元支付农场工人工资,村民务工的年工资性收入可达580万元,每年可分红700余万元;村民通过林下鸡养殖、开设农家乐、农家旅馆等,可实现年收入100余万元。通过工资性收入、财产分红和经营收入等合计,村民年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3000元已上升到现在的近万元。
通过明晰“三权”,有力推动了大坝村的“三变”改革,初步形成了“赏金刺梨花——食金刺梨果——品金刺梨酒”的产业带,5年来,村集体经济平均每年增加2000余万元。
来自2016-08-10《贵州日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