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化不掉“猪周期”。这是一个肯定句式。我写下这个标题,有人可能会指责我,这样说是不是太武断?但是,我还是要这样肯定地写上这个标题(论点)。
我不反对生猪产业规模化,并且我同样极力地主张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养猪。事实上,现在生猪产业已经规模化了。除了精准扶贫中在政府、合作社、企业的参与和扶持下,还有少数贫困户散养少量的土猪或土杂猪之外,现在几乎没有散养户,年出栏一二百头猪的养殖户都已经极少。除了那些年出栏几万头、几十甚至几百万头的大公司外,现在农户养猪的主流规模已经是50~100头母猪。或者是公司+家庭农场养猪,公司提供猪苗,农户饲养生长育肥猪,家庭农场育肥猪的年出栏数一般在500~3000头之间。还有一部分年出栏3000~10000头的中小型猪场。
2015年以来,大型规模化猪场飞速发展,正好又赶上了猪价高峰期,绝大多数养猪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引得很多资本想跨界进入养猪行业。连续三年养猪赚钱,因此一些人想:是不是规模化了,“猪周期”就消失了?如果继续扩张,岂不是规模更大,赚钱更多又更稳?激动得很多养猪企业家信心满满、雄心壮志、大展宏图、摩拳擦掌、大上项目。今年初猪价大降,低到每斤不足5元的价格,每出栏一头猪要亏损200多元,还有很多人在幻想下半年猪价会涨到7、8元每斤,明年或许又是好行情。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在大上项目或扩大投产。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想给养猪企业家、计划跨界养猪的资本善意的提个醒:规模化——化不掉“猪周期”。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政府决策者与经济学家们,对“规模化”与“猪周期”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前些年,很多行业专家和经济学家的文章,大都把造成“猪周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标准化规模饲养程度低。专家们认为,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所以就造成了生猪生产产量不稳定。并且在理论上归纳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有些欠缺。现在的规模化猪场,又有几个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具备预测能力?就是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的专门机构,也不能准确统计出全国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出栏量等数据,更不能准确预测半年或一年后的猪价、饲料价格。
做个不一定恰当的类比,世界上的石油公司,都是超大规模的公司,中国只有两三家石油公司,国家有庞大的研究机构、顶尖的经济学家,专注于研究石油市场,有巨大的石油贮备库进行平衡、有原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但是,还是不能准确掌握石油市场的变化,油价还是会无规则地波动不停。
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的数量是那么众多。大胆假设一下,规模化再大大地发展,养猪企业即使只剩下一百家,剩下的这些规模化养猪公司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预测市场吗?我估计有一半的企业会“碰”对、还有一半的企业会“猜”错,有时今年蒙对、明年蒙错。并且可以肯定,剩下的这些大型养猪企业,不可能联合起来形成垄断,依然会以竞争关系为主。即使最后只剩下独此一家养猪企业,国家也要分拆它!因为一旦形成了垄断,消费者就要无选择地挨“宰”。中国的电信运营行业,原来只有一家,不是早就被国家强制拆分成三家了吗?
我认为“猪周期”与规模化程度没有本质的关系。“猪周期”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有多少个生产者、无论生产者规模的大小,都因有统一的计划组织生产、供应、消费,因而,不会出现大的“猪周期”。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弊端,没有竞争就难以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否出现“猪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初期,实际上处于生猪生产力水平低下,猪肉等物质普遍短缺阶段,生产(供应)处于上升阶段,消费同时也处于上升阶段,基本上生产多少都能被消费掉,这时,基本上没有大的“猪周期”,只有因猪病流行、消费季节性等因素导致的短周期变化。本世纪初以来,生猪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肉类的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并且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牛羊肉等其他肉类消费比例增大,猪肉消费比例略有下降,此时,大的“猪周期”才开始明显显示出来。
“猪周期”是市场经济在生猪产业中的必然现象。没有“猪周期”,就不可能实现生猪产业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有了“猪周期”的威力,才淘汰了大量养猪散户,促进了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事实上,现在正在趁猪价低谷期扩大产能的大公司都是欢迎“猪周期”的,“猪周期”为他们创造了市场机会。不是规模化可以克服“猪周期”,而是“猪周期”促进了规模化,规模化之后不会使“猪周期”消失,甚至于规模化可能会加剧“猪周期”的“地震裂度”。这才是我认为正确的因果逻辑。规模化程度只会与“猪周期”的表现形态有关。“猪周期”的时间长度,猪价和猪粮比价高峰与低谷之间的差异幅度,这两个参数与规模化程度是相关的。打个比方:一群狼要消灭一群兔子,所需要的时间和血腥程度要低得多;几只老虎要消灭一群狼,所要付出的时间和血腥程度要大得多。因此,我认为规模化程度越高,“猪周期”的长度和振幅都会越大。
2015年以来的连续3年生猪养殖赢利期,这是一个特例。一方面,这三年正是因为环保力度大,拆停环保不太标猪场最猛的时候;另一方面,很多散户觉得养猪不如外出打工,主动退出的人很多。今后,因环保拆停猪场的难度要大得多,速度要慢得多。现在生存下来的这些家庭养猪农场和年出栏3000~10000头的中等规模猪场,主动退出养猪的意愿是不强的。如果政府要拆迁关停他们的猪场,一方面要有说得过去的合法的理由,另一方面拆迁关停这些猪场所需要的补偿费用也是政府难以承担的。再说了,这些家庭养猪农场又是大公司“公司+家庭农场”所需要的合伙人。大公司如果抛弃家庭农场,土地和劳力这两个瓶颈是难以解决的。所以,今后生猪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大公司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竞争,不是大公司消灭家庭农场的竞争。这一点,大公司应该有所预见。
此外,我们对政府调控“猪周期”的能力,不要寄予厚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写入宪法和党章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生猪产业又几乎全是私人资本主导的产业,国有企业占的比例极少,国家根本上没有太多有效手段进行市场调节。猪肉贮备数量占比极少,中国人又习惯吃鲜肉,贮备库调节作用有限。市场预警更没有多少作用,因为,中国目前的统计数据可信度本身就不高,根据可信度不高的统计数据作出来的预警,与天气预报差不多,短期预报、局部预报可以,中长期预报可靠信不高。面对国外的低价猪肉进口,政府同样缺乏办法,因为中国不可能退出WTO。
最后,我建议政府不要再特别强调规模化,对于大公司与家庭农场一视同仁,任其自由竞争、自由发展。同时,也提醒所有养猪人,现在该是追求内涵式发展的时候了,不要在国家三令五声要求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的时候,盲目地扩大产能。“猪周期”一定还会有。当你的企业有“内涵”时,“猪周期”是你企业发展的“东风”,如果没有“内涵”,“猪周期”会是让企业轰然倒闭的飓风。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