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对于周家庄,我是早就仰慕的,因为听过它们太多的事迹,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见学。巧的是,两年前的一次聚会,见到了晋州市人大副主任冯寸改同志、晋州市营里乡党委书记曹志涛同志,而曹志涛同志原来就任周家庄乡人民政府乡长。这样,今年的五一假期,我的见学心愿得以实现。
实打实地说,实地的见学,于我往日的耳闻而言,还是给予了心理上的不小震撼。因由,我梳理成文,分则以飨诸君。
(六)周家庄的体制更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农村为什么分田单干呢?四十年前那时认为,农村集体所有制限制农村生产力,而分田单干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并且为农村集体所有制罗织了很多罪名,例如出工不出力养懒汉、集体所有制导致粮食产量低饿死人等,甚至有的地方不惜把1942年饿殍遍野的照片用来做证明。即使是今天,还仍能不时听到对农村集体所有制所持有的极力贬低的论调。
那么,到底哪种体制更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呢?通过周家庄实地见学,我的答案是确定的,是集体所有制更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村生产力,通俗地讲,就是农村劳动力生产物质和精神的能力,它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不同组合形式产生差别。
实际上,在农村的生产实践中,农民早已发现了一家一户劳动的无能为力。所以,当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农民就开始了插犋、互助组等临时集体性劳动,后来发展到了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一直到成立人民公社。这些农村集体组织,都是解放了的农民的创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其实,这里的道理也是明白着的,一家一户单干,生产物质的能力是要受到很大限制的,比如,一家有一名或两名劳动力,农忙时就不敷使用,不能调配,不能周转,顾东顾不了西,夏抢夏种就可能受损失,更不用说进行土地和水利等基础建设。而集体所有制显然有着分田单干所完全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从周家庄的实践看,他们以生产队为基础,能根据农时、农活、农具的情况,进行劳动力整合、劳动力优化,使人得其位,人得其事,发挥不同劳动力的最大优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民科技文化的提升,而分田单干的体制,则明显限制和制约了这一途径。现在的周家庄,因为坚持了乡(公社)、队集体所有制,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完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粮油菜蔬产量普遍大大高于分田单干的村。更为重要的是,周家庄以集体所有制的优势,极大地积累了集体的固定资产和公共资金,又为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农村生产力得以有效良性循环。同时,周家庄以丰厚的集体财富,对全体社员全部完成了农民类别墅式的安居工程,现在又适应年轻人结婚的新需求,在靠近城市适宜的位置,建起了新的现代化小区。从周家庄所有农村看,现都已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的更新换代,农村绿化美化,新农村面貌令人心旷神怡。
如从精神生产能力看,集体所有制体制与分田单干的体制相比,更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分田单干的大多数农村,几乎成了空心村,老人种地,孩子留守,死气沉沉,加之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设施,文化生活几乎没有。而周家庄则完全是另有一番天地。农民文化宫、农民乐园、篮球场、羽毛球场、游艺室、图书阅览室,各种群众体育设施,各项体育活动,应有尽有;乡(公社)文学艺术协会、科学普及协会、体育运动协会、电影队、演出队、大鼓队、创作组、美术组,各种文体组织健全,农民文化活动积极活跃,丰富多彩,农村生气勃勃,精神昂然。
总之,我看到了,周家庄的集体所有制体制,以巨大的活力、巨大的优势、巨大的成果,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完全证明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更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受篇幅限制,本文不详细列举各类数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研究。
【相关阅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中国动画工程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泰山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来源:昆仑策网修订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