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对于周家庄,我是早就仰慕的,因为听过它们太多的事迹,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见学。巧的是,两年前的一次聚会,见到了晋州市人大副主任冯寸改同志、晋州市营里乡党委书记曹志涛同志,而曹志涛同志原来就任周家庄乡人民政府乡长。这样,今年的五一假期,我的见学心愿得以实现。
实打实地说,实地的见学,于我往日的耳闻而言,还是给予了心理上的不小震撼。因由,我梳理成文,分则以飨诸君。
(四)周家庄有好班长好队伍
周家庄,绝对是中国农村的奇迹。
这个奇迹在于,一个乡(公社),“自1949年至今,道路,始终坚持;目标,始终如一;事业,始终创新。”长盛不衰,健康发展,成就辉煌。(刘国运著《周家庄 中国农村奇迹》)
这个奇迹在于,一个乡(公社),6个自然村,10个生产队,4529户13564人,6000多名劳动力,分布在一二三产的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畜牧业、旅游业、林果业等多产业,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爱党,爱国,爱社,风清气正。
这个奇迹在于,一个乡(公社),有8.6亿多元的公共集体资金,有1亿多元的再分配风险基金,一年的福利事业开支超过4000多万元,有2万多亩土地,有企业,有事业,有众多的公共设施,有齐全完备的机械设备,可谓家大业大花销大,但没出一个错,没坏一个人,从未发生过贪占腐败事件。
为此,他们获得了若干若干的荣誉,国家的、中央部委的、省的、市的,等等。
何以如此呢?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然,在与晋州市和乡镇的领导交谈中,在实际的参观和文献学习中,我得出了确定的答案:这就是他们有好班长、有好队伍。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我们先说好队伍。好队伍,说的是有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我为什么会思考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与农村接触比较多,对农村的党员队伍有着对比。
农村实行分田单干后,就绝大多数的村党支部看,党员也与普通的村民一样,分得了属于自己的那块地,去一心一意奔自己的日子去了。至于党员也就剩了个空名啦,用老百姓戏说的话讲,叫“僵尸党员”。更有普遍的现象是,支委会里的党员,尤其是书记、村长,利用手里的权利和优势的人脉与信息,先行占用资源和政策红利,自己先发了家。你到农村去,如问村书记和村长在哪住,村民会告诉你说,村里哪家房子好,哪家就是书记、村长的家。诚然,客观地说,农村没有了集体所有制,党员也就失去了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平台。是啊,你怎么着也不能去帮人家过日子吧!
而我看到的周家庄的党员队伍就不一样啦,他们是集体所有制,党员一直是在生产经营中起着核心作用的。他们的党支部设置,也有别于一般的农村。就我知道的,一般的农村,是一个村一个党支部,不管是五个生产队,还是六个生产队。但周家庄不是,他们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这使我想起了毛主席“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不知周家庄是否在老人家这里得到的启示?
周家庄的10个生产队,建有10个党支部,另外,乡(公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各建有自己的支部。各支部的党员数量不一,从资料看,生产队党支部,最少的有36名党员,最多的有72名党员。党支部是生产队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中枢,凡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文明建设、重大行政事项、思想政治工作等,都是党支部严格按照议事规则,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我这样说,年轻的朋友可能没感觉,但你想想那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支部几十名有觉悟的优秀的人,合心谋事,齐心办事,为集体服务,为社员服务,那智慧,那力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再说好班长。好班长,说的是乡(公社)党委书记。周家庄是社、队所有,全乡(公社)统一核算,所以,乡(公社)的发心、决议,都离不开这个班长。研究周家庄奇迹,看到的也正是如此。
自1949年至今,周家庄有三任书记:雷金河、雷玉良、雷宗奎,三任书记三代奋斗。有人评说是,雷金河书记艰苦奋斗,雷玉良书记顽强奋斗,雷宗奎书记不懈奋斗。三任书记,都是顶呱呱的好班长。
【全国劳动模范、原周家庄党委书记雷金河(1921—2001)】
老书记雷金河,是周家庄奇迹的奠基者、开创者,名气最大,被誉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不可摧的硬汉子、老坚决”,“冀中一杰”,宋平同志为他题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听着雷金河同志的事迹介绍,不时地涌着激动,找着对这个典型榜样的定位,啊,这正是毛主席的好干部啊!
他搞互助组,搞合作社。1958年,毛主席说,人民公社好。他就带头成立了晋县(现在的晋州市)第一个人民公社。他带领全社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地创造着周家庄的奇迹,始终拒绝上级党组织对他的升迁安排,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倡导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代好班长的事迹很多,我无法一一叙述,因为那需要太大太多的篇幅。在这里,我只说一处的见闻,请朋友们旁及。
这处见闻,不是别的,就是乡(公社)的办公场所。
是这样的,参观完了“社史馆”,我在曹志涛同志的引领下朝前走,一抬眼,便看到了一处久违的建筑,真是撞击我的心灵。这处建筑,我太熟悉了,就是我们公社的大院吗。我在老家上中小学时,去过我们的公社,印象留得极深,一个院落,一进大门,是对称的几排平房,房子低矮,办公室开间也很小,一个门紧邻着一扇窗户,每排的房间对称,一模一样。
我当时,真是既感慨又非常兴奋。周家庄乡(公社)这么富有,还在这古老的小房子里办公啊!我知道的,即使是没有任何公共积累的乡,许多也早是楼上楼下了。
这就是周家庄,这绝对是班长的坚守。是的,我看到资料,他们也有提过盖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的建议,但党委最终还是坚持把钱用在了改善民生上了。
雷宗奎书记在靠头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听着他平实的话语,我猛然觉得,为人民服务真是不需要说很漂亮的话,坚守就好!
【相关阅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中国动画工程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泰山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