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三角洲看中国:展现创新能力的新前景
【西班牙《国家报》11月6日报道】题:从上海看中国的变化(记者  乔治娜·伊格拉斯)
上海的勃勃生机用任何语言来描述都不过分———它使人目眩,使人惊讶,使人看到创新能力的新前景。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现在它用闪烁的霓虹灯和耸立的摩天大楼走在全中国的最前列,引领中国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上。但是,上海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奇迹是上海人对变革的愉快心情,这种愉快心情富有感染力,它表明这个昔日的港口城市正在经历一
场新的革命。
上海最近10年的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6%,是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到2020年的发展计划更让人头晕目眩。从外国投资到公路、地铁、铁路乃至桥梁,一切都在成倍增长。
长江将中国内地与中国沿海地区连接在一起,而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地位有利于它的腾飞。上海港2001年的吞吐量占中国进出口总量的23·6%。
上海创建了自己的曼哈顿,它不是在一个岛上,而是在黄浦江东岸。直到上世纪90年代,浦东还只是有一些简陋房屋的农村;现在浦东的景象令上海人自豪,那里的摩天大楼倒映在江水中。浦东是一个经济特区,那里是上海的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就建在那里,它的高度居世界第3位。国际著名建筑师都来到了浦东。
黄浦江两岸的自豪情绪也影响到了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办公室副主任黄尧成(音)说,北京已经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上海也渴望举办一次重大国际会展。他说,参观者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
上海的人均年收入是4500欧元,是全国人均收入的4倍。在上海听到的惟一抱怨是担心缺乏律师、经济人才、工程师、建筑师和教授等专业人才,上海担心缺乏迅速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市政府已经加紧实施归国计划,旨在让出国留学并滞留不归的学子回国。市政府官员说,将为这些高素质的年龄在55岁以下的人才提供高薪,另外还给他们3万欧元的安置费。已经有两万人响应这一号召。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6000名学生,这个学院的教授阿尔弗雷多·帕斯托尔说,上海的家庭都渴望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这位西班牙籍的教授认为:“21世纪的世界形势不能没有中国。”他还说:“中国情况的好与坏,西方不能无所谓,西方应该关心的是中国的好形势。”
以往,上海的弄堂里都晾晒着衣服,自行车和行人在弄堂里艰难地穿行,但是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的市中心公园处建起了城市规划中心,那里有一个很大的上海城市模型,它告诉居民,他们的旧房子所在地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