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扇‘门’内外两洞天
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当记者数年,给我留下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近来,随着美国不断增兵海湾,海湾局势又一次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重返那片多事的土地……
1995年6月我同新华社驻阿布扎比首席记者陈文如一同到巴林采访,住在首都麦纳麦郊区的“海湾之门饭店”。吃过晚餐,我们在晚霞的余辉中漫步在附近的海滨,棕榈和椰枣树的阔叶随风摇曳,一片安宁祥和。但是当我们转回旅馆的正门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一辆辆豪华大轿车停在旅馆门前的大停车场上,各种肤色的美国士兵(大多数是小伙子,也有一些女兵)有说有笑地从车上下来直奔旅馆正门左侧的一个小门,看样子对那里很熟悉。凭着记者的直觉和好奇心,我们也朝那里走去。门口的男青年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立即友好地表示欢迎。
门内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在震耳欲聋的重金属音乐的伴奏下,数百名美国大兵在一个仅仅几十平米的大厅内忘情狂舞。一个长发齐腰、头插红玫瑰的吉卜赛女郎在中间领舞。舞厅内摩肩接踵,许多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只能在大厅二层咖啡厅的围栏边随着音乐扭动身躯。楼上楼下,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叫着、笑着,拼命地扭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似乎想把长久以来淤积在内心的烦恼和寂寞一扫而光。巴林人信奉伊斯兰教,在大街上和公共场合,看不到青年男女手拉着手,妇女大多数身披黑袍,黑纱蒙面。在这样的国家里,竟然能看到美国男女大兵在高达70—80分贝的音乐中充满性感,甚至挑逗性的舞姿,实在令我们吃惊。
我们退到舞厅门口,同一个名叫阿里的小伙子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们,只有美国人或其他外国游客才能够自由出入舞厅,巴林人和海湾人是禁止入内的。在里面跳舞的女郎大多是美国驻沙特的士兵,也有一些不知国籍的,但肯定不是巴林人。那些士兵都是从“法赫德国王大桥”(1986年由沙特阿拉伯投资建成,桥长25公里,连接巴林和阿拉伯半岛)那一边过来的,也有从美国第五舰队军舰上下来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但平时来这里跳舞的人很少,只有周四、周五(穆斯林的周末)才这样红火。
巴林虽然国家很小,但旅游资源却非常丰富,充满热带风情。丰富的人文景观加上政府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使得这个人口仅60多万的“袖珍国家”成了海湾乃至中东的旅游大国。巴林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中的开放程度可谓首屈一指,海湾著名的商港迪拜,虽说金融、信息和文化设施在海湾数一数二,但论开放程度还是略逊一筹。西方早在1931年就在巴林打出了海湾地区第一口油井,许多巴林人很早就开始在西方的石油公司工作,因此英语在巴林十分普及,给我们开车的出租车司机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有这些都让美国大兵对巴林另眼相待,当然也就难怪他们把这儿当成周末放纵的天堂了。
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大约驻有5000人的军队,其中大部分驻在比较边远的苏尔坦亲王空军基地。这些年轻的美国士兵在抵达沙特之前就受到尊重当地宗教习俗的教诲,加上出于安全考虑,一般来说他们很少单独出门。因此每到周末,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离开军事基地来到大桥那端的巴林首都麦纳麦,宣泄一周的烦闷,找回像小鸟那样无拘无束的感觉。巴林也是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基地内共驻有一千多名军人和二千多名家属,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周末在巴林放松的人群之一。
虽然那次采访至今已经过去7年了,但是巴林新闻部的热情接待和巴林人民对中国记者的友好感情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摄影 陈文如)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