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纽约时报》评苏修西德会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纽约时报》评苏修西德会谈 【本刊讯】《纽约时报》十四日刊载了一篇发自莫斯科的报导,题目是《莫斯科为什么拉拢波恩》。报道说: 七日晚上,西德大使阿'...

《纽约时报》评苏修西德会谈


【本刊讯】《纽约时报》十四日刊载了一篇发自莫斯科的报导,题目是《莫斯科为什么拉拢波恩》。报道说:
七日晚上,西德大使阿拉特收到一份波恩来的急电,提醒他注意这个消息:不多时以前苏联政府接受了德国的建议,次日在莫斯科就签订互不使用武力条约问题开始会谈。
对于阿拉特这位直率的、相当直言无讳的外交官来说,这个消息并不意外。从几天前发表华沙条约国公报以后,西德外交官们就预测,对波恩提出的着手研究这个谈论已久的建议的主张,莫斯科将会迅速作出正面的答复。
阿拉特和大使馆的其他官员感到意外的是在八日的上午。那天上午,他们拜访苏联外交部,想了解俄国人是否真正想要在那天开始讨论。不仅答复是肯定的,而且德国人还被告诉说,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将亲自率领苏方人员。下午三点钟,阿拉特大使和参赞鲁道夫沃尔夫在译员陪同下去外交部,参加关于缔结放弃使用武力解决争端的共同协议的也许要进行很长时间的一系列会谈中的第一次会谈。
第一次会议的琐碎的内容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是西方外交官
——还有不少的共产党人
——对克里姆林宫决定让葛罗米柯率领苏方人员感到兴趣,因为,要是从好几个副外长中派一个担任这一任务的话,不但是对方能够接受的,而且本来人们预料选派的人也是副部长。
葛罗米柯的出场看来显然是苏联为了着重表明它对同西方缓和紧张关系戚兴趣,以及想强调自己的诚意而作出的姿态。但是,虽然西方世界广泛地报道了同阿拉特的会谈,苏联新闻机构却只字未提。西方分析家对苏联新闻机构的这种只字不提的态度作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莫斯科很少发表葛罗米柯在莫斯科同驻节大使的谈判情况。另一种解释是这个问题具有敏感性。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直没有让俄国人民忘记纳粹侵略者给他们的祖国带来的痛苦,而且,为了适应宣传的目的,西德人一直被露骨地刻划成是纳粹分子的继承人。要是突然宣布同波恩就放弃使用武力问题进行谈判的话,会给苏联的宣传家们带来一些问题,这些宣传家们目前尚在忙于解释为什么中国毕竟可能不是太坏,为什么同美国就核导弹问题进行谈判是安全的。
甚至更成问题的是宣传这些会谈可能在东德产生的影响。东德的乌布利希已经公开警告要提防西德的阴谋,并警告说共产党世界同波恩进行双边谈判不会有什么好处。因此,塔斯社不发表有关会谈的任何消息,也就为德通社迄今也对会谈保持沉默提供了藉口。
尽管会谈很快就开始了,但是许多外交人士仍然采取谨慎态度。他们说,莫斯科可能想在西德和世界其他地区制造一种期待的气氛,然后再提出一些强硬要求,例如在签约之前波恩要正式承认东德。如果同莫斯科达成协议的事情显得已经快要实现的话,西德政府就可能遭到公众强大的压力,要它承认东德的主权。
因为勃兰特总理已经说过他的政府不会承认东德是一个外部国家,如果俄国人硬是要求这一点而波恩继续拒绝的话,就可能导致谈判的破裂,苏联和西德之间又会重新相互进行指责。
但是外交家们不能肯定莫斯科会硬是要求这一点——至少在眼下是不会的。他们认为,苏联人估计,如果苏联和西德的关系能取得和解,就必然会减少西欧和美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切,对召开莫斯科希望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全欧会议就可能造成良好的气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