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10月4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10-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报纸说:中国各种国产导弹大放异彩 '...

    【本报讯】东京十月二日消息:东京几家大报今天均在国际版突出地报道了中国国庆阅兵式。《每日新闻》驻北京记者山本发回的消息说,驻北京的西方国家武官们认为阅兵式表明了“中国武器国产化的技术水平决不是低的”。西方各国武宫最关心的是用吉普运载的反坦克导弹,比较小型的舰对舰导弹及潜艇发射的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等。关于反坦克导弹,曾传说美国向中国提供陶式导弹,而看到的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虽然同陶式相似,但并不是陶式。可能是“苏制的SAGA的改良型或是引进西方技术后而国产化制造的”。关于诱导方式等详细情况虽然不清楚,但可以认为是“具有相当威力的新型武器”。
    西方各国武官认为舰对舰导弹很象法国的飞鱼式。有的武官说,中国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从国际武器市场上得到。”潜艇发射的导弹,可能是使用固体燃料的。如果对使用固体燃料的研究获得成功的话,就当然也可以在陆上发射。各国武官“对中国军事技术的评价开始改变了。”《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西方国家驻北京的外交人员说:“看来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研究开发武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横堀发自北京的消息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阅兵式上第一次公开新型导弹等新型武器,向国内外“显示了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读卖新闻》十月一日的消息说:“恢复军事检阅是为了显示进行现代化取得的成果。”并且说:“在军事检阅中,相当数量的各种国产导弹大放异彩。一九八二年十月试验成功的潜艇发射弹道导弹今天脱去了秘密的面纱。据认为可以打到莫斯科的CSS—3和可以打到华盛顿的CSS—4两种洲际弹道导弹引人注目。” EeO品论天涯网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二日报道】中国昨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极漂亮的国庆大典,来庆祝这个共产党国家建国三十五周年。
    邓小平是昨天上午的庆祝活动的政治焦点。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在阅兵式开始之前检阅了部队,并发表了一篇讲话。这次庆祝活动突出了中国在他的领导下所具有的自信心和繁荣的景象。
    西方外交官们说,阅兵式表明军队支持邓的改革。 EeO品论天涯网


    【本报讯】布加勒斯特九月三十日消息:罗共中央机关报《火花报》今天刊登一篇编辑部文章,题为《热烈祝贺友好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国庆》。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指出这一事件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发展的时代。
    文章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对世界力量对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事件是继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世界革命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事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人民政权给帝国主义势力以新的沉重打击,增强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力量,对受压迫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平与进步的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说,中国发生了广泛、深刻的革命变革。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普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变化。工业增长了五十六倍,机器制造业增长了二百六十倍,农业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科技不断进步。这些成就对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文章说,人民中国享有巨大的国际威望,在世界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在推动各国人民的独立与自由事业中,在争取世界和平与安全,争取进步、各国人民之间谅解和合作的斗争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章最后说,罗中两国在国际舞台上,为解决重大问题,为制止事态的危险发展,制止军备竞赛,为实现裁军,首先是核裁军,为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进行着积极的合作。 EeO品论天涯网


    【民主德国《新德意志报》十月一日文章】题:三十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维尔纳·米凯)
    著名的天安门城楼是北京市中心的标志。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近三十万人聚集在这座城楼前的宽阔广场上,参加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这是继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其它反法西斯联合力量的胜利之后,本世纪的又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中国人民的胜利是长期艰苦的、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努力的结果。
    在新的时代里,中国摆脱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严重的,几乎是不可克服的困难。一九五六年九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国家里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今天,在中国的内部发展中可以看到,人们正在努力纠正过去的错误,消除“十年弯路”(许多中国人都这样说)的后果,发挥建设国家和改善十亿人民生活的潜力。
    中国人民比我们早几天庆祝社会主义的国家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日。我们祝愿中国人民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取得成就。我们主张,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进一步正常化,并进一步发展这些关系。 EeO品论天涯网


    【纽约《北美日报》九月三十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了。按照习惯,逢五逢十是大庆,今年举行盛大庆祝是有理由的,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坎坷的道路,终于走上了比较健康发展的坦途。改革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成效,正在向纵深发展,曾经被“不断革命”造成的连年动乱折腾得心灰意冷的人民,心头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经过艰苦的调整,终于出现了转机,有希望转变成为发展,有奔头,再发展,人心振奋这样的良性循环。至少隧道尽头已经露了光亮。可以说,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
    说起历史,中国革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地主官僚勾结外国势力统治下的旧中国乌烟瘴气,民不聊生。黄浦江上停泊的是外国军舰,要吃粮食背着成麻袋的钞票,挤在人群中去抢购,道旁街角饿
    残时有所见。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场革命是无可避免必然要发生的。
    这场革命吞噬了千千万万人,包括革命营垒里的“自己人”。它的最大功绩是赶走了欺辱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洋大人,中国人站起来了,世界的面貌起了变化。
    一个文化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今成了世界第三核大国,十六颗卫星上了天,其中收回六颗。中国自己的同步卫星正在向新疆播北京的电视节目。中国女排“三连冠”威震全球,李宁一人独拿六面奖牌,居奥运会之首,中国歌唱家在维也纳、赫尔辛基都得到了第一奖。这一切使得那些崇洋媚外,口头上高唱三民主义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得不检讨奥运‘‘后遗”问题。
    但是中国曾经走了多少弯路,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啊!
    于是乎下决心改革经济,放宽政策,改革政治,废除干部终身制,以法治取代人治,整党丢掉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传统,打开大门,实行开放政策。不多几年果然情况大变,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地平线上又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改革大得人心。接班人(包括第三梯队)正在安排,制度化正在进行。如果能够做到改革政策不是靠某个领导人个人而是靠制度来保证其稳定贯彻,在历史上曾对人类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人民必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EeO品论天涯网


    【本报讯】华沙十月一日消息:波兰三家主要报纸近几天就中国国庆三十五周年发表文章和评论。
    波兰前驻华记者兹·斯沃姆科夫斯基今天在《人民论坛报》上撰写的文章中列举了新中国的三大成就。文章说:“第一,中国赢得了安定和安全,加强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存在”。第二,在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其他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克服了由于几个世纪以来的落后和半殖民地制度所造成的巨大障碍。简而言之,中国面貌已完全改观。第三,对社会一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翻了封建一资产阶级势力的物质基础并为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保证大家的基本需要打下了基础。”
    《华沙生活报》九月二十九日发表题为《开放政策》的署名文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近正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生机勃勃的发展时期。全国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国家里所发生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今天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国内政策的根本性转折的决策和确定经济现代化的纲领。”
    《共和国报》今天的评论说,“近几年来已经开始非常迅速地克服由于‘大跃进’和‘文化革命’所造成的后果。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出现一个在上层建筑和国家经济领域内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特别重视培养经济干部、政治干部和科技干部。在对外政策方面也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除了众所周知的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接触之外,在中国首都正在开始对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给予较大的重视。” EeO品论天涯网


    【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一日报道】题:扎根于经济政策的中国今天迎来建国三十五周年(驻北京记者山本)
    中国十月一日迎来建国三十五周年。在首都北京,大街及所有街角都摆上了花盆,赤橙黄绿,色彩纷呈,赏心悦目。建国三十五周年好象给人们带来了魔力般的干劲,平常人们都说进度太慢的土木建筑工程的进度,最近也快得令人吃惊。高楼大厦、立体交叉桥等大型工程,一个接一个地竣工,北京令人有一种面目一新的感觉。
    百货商店内商品丰富,这并不是因为国庆而特别增加的。可以认为,农业,轻工业情况的好转确实使市民的生活变得富裕了。七八年底的中央全会使中国的政策大转舵,由「重视政治」变为「重视经济」,到现在差不多过了六年,上述的现象表明新政策已经牢牢地扎根了。
    中国如能克服在政策上左右摇摆的现象,使邓小平设定的方向定下来,那么,建国三十五周年就会成为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Ee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