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7月23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07-2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评述:中苏关系现状 '...

    说中苏最近一直在进行激烈的舌战,大部分攻击是莫斯科发起的。双方宣传上的尖锐言词不表明“两国的和解出现了任何真正的挫折”
    【美国《华尔街日报》七月十七日报道】题: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言词越来越激烈(记者阿曼达·贝内特发自北京)
    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最近一直在进行激烈的舌战。
    苏联通讯社塔斯社指责中国进攻越南。中国通讯社新华社则指责莫斯科推动越南进攻它的邻国。苏联一位评论员对美国向中国出售武器提出警告。中国一家周报则警告苏联人不要企图控制北京。
    这种情况使人联想到六十年代的情况,当时两国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舌战,后来在一九六九年打了一场短暂的真枪实弹的战争。不过,驻这里的西方和亚洲的外交官们说,这一次的口头小争论并不反映出这两个冤家对头之间的任何新的争端。
    这里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说:“苏联人感到在全世界受围困。”
    但是,虽然双方的言词尖锐地集中在两国有分歧的问题——尤其是苏联支持越南和中国同西方的关系——上,但是,驻这里的外交官们并不认为中苏关系大大恶化了。他们说,至少是,双方仍然决心保持两国的关系。
    虽然两年来关于改善两国关系的会谈没有取得很大的结果,但是,会谈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双方派代表团进行互访,两国增加了贸易并进行体育和教育方面的交流。一位亚洲外交官说:“虽然公开的争论在继续进行,但是,在幕后,事情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在过去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执政时,双方在过去二十年来的言词已经缓和下来了。
    俄国这两位领导人曾经把重点转到小项目上并摆脱估计解决不了的政策分歧。例如,中国人坚持必须消除三个“障碍”。
    苏联人不大可能很快消除这三个障碍中的任何一个障碍。
    但是,这两位苏联领导人很快相继去世了。契尔年科的领导层对于中国同西方的友好关系和同越南的对抗越来越怀疑和敌对。俄国人继续进行小的方面的合作,不过同时又极力强调大的问题。
    西方外交官猜测,苏联人觉得,中国要得到莫斯科在经济上的让步,但是没有提供什么相应的回报。
    西方外交官说,最近在宣传上的大部分攻击是莫斯科而不是北京发起的。一个例外的情况是,在中国副外长钱其琛从莫斯科回国之后《北京周报》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说:“苏联人企图控制我们。”这是有独立头脑的中国人几年来觉得不必加以详述的一种态度。
    双方互相发出的这样的信息虽然很刺耳,但并不说明两国的和解出现了任何真正的挫折。
    外交官们说,另一方面,中国和苏联国内都有强有力的理由要设法稳定两国的关系。如果中国必须把它的资源转到防御它这个大邻国方面,那它就不能实现现代化。而且由于苏联人卷入了阿富汗和柬埔寨的纠纷,要是出现另一个纠纷地区他们就受不了。同时,不要逼得中国更接近美国是符合苏联利益的。 BUS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伊斯兰堡七月二十一日电】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明天离开这里去北京进行五天访问。仅几周前,美国曾声称中国人可能力图把美国提供的一些核技术转给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军政府已多次否认上述说法,但是与此同时,华盛顿已停止了在核领域对中国的进一步援助。
    雅各布·汗昨天在联邦委员会进行对外政策辩论时说:“巴基斯坦已一再宣称,它的核能计划具有专门用于和平目的的特点,它无意获得或制造核武器。”联邦委员会是一个代行国民议会职责的指定的机构。
    雅各布·汗称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是巴基斯坦“三大支柱”之一。这三大支柱是:“同伊斯兰世界的密切关系,不结盟,与中国友好”。
    他说:“巴基斯坦同中国友好是不同制度的两个国家之间保持睦邻关系的典范。”他还说,中国一直在向巴基斯坦提供慷慨的支持和援助。
    他说:“巴基斯坦决心发展睦邻关系……发生的波折不能改变根据原则制定的、旨在为我国最高利益服务的政策。”他这番话是暗指伊斯兰堡同其近邻新德里之间的舌战。
    雅各布·汗在提到苏联在邻近的阿富汗驻军一事时说:“过去四年的情况已表明,阿富汗人民具有重新获得独立与自由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他们不肯屈从于外部统治……谁要指望这种精神会削弱,那他一定会失望。”
    这位外长断然指出,阿富汗问题是不能用军事手段解决的,驻在那里的十一万以上的苏联军队的撤出,“显然是实现一种使阿富汗人民得以重返家园的全面解决办法的关键”。
    雅各布·汗告诫说,“不能指望”预定八月间在日内瓦举行的由联合国主持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会谈“很快取得引人注目的结果”。
    他说,近来,同莫斯科的双边关系“大大改善”了,“巴基斯坦同苏联的唯一分歧是在阿富汗问题上。”
    他对历时四年的两伊战争表示关注,他说:“我们大家都认为,不论交战双方谁是谁非,穆斯林之间的分歧应当以和平方式解决。” BUS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为实现全国和解作出的姿态合众社:旨在促使西方取消经济制裁
    【路透社华沙七月二十一日电】波兰议会今天宣布对所有政治犯和团结工会地下运动成员实行无条件大赦,以此作为实现全国和解的一个姿态来庆祝共产党执政四十周年。
    议会以三百六十五票赞成、四票反对、八票弃权通过采取这一措施。
    这意味着释放实行军管后囚禁的大约六百六十名政治犯,并撤销对批评雅鲁泽尔斯基政府的一些著名人士的起诉。
    在华沙的一些西方人士在大赦宣布之前曾说,如果瓦文萨和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赞成大赦的话,北约各国政府会很快开始取消经济制裁。
    向议会提交大赦议案的共产党议员埃·凯姆帕罗瓦说:“今后不再进行犯罪活动,老老实实过日子的人都将从大赦中获得充分的好处。”
    凯姆帕罗瓦还指出,大赦包括前总理雅罗谢维奇和前副总理塔·弗热什奇克。
    议会的一个委员会今年建议,应由国家法庭以管理经济不善的罪名对这两位七十年代的领导人进行审判。
    【合众国际社华沙七月二十一日电】波兰政府今天宣布对所有政治犯实行大赦。
    观察家们说,实行这次大赦旨在说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取消因波兰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实行军管而对它进行的经济制裁。波兰欠外国政府大约二百七十亿美元的债务。
    大赦令宣布,从今天起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间,凡是再次从事反国家的活动的获释者将一律重新坐牢。
    瓦文萨在格但斯克的家中说,此次大赦是“走向和解的一步”。
    【法新社华沙七月二十一日电】波兰议会今天实际上对这里的所有政治犯实行了大赦。
    在来访的苏联总理吉洪诺夫在场的情况下,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对议会说,“波兰不能,今后也决不会再次出现无政府状态”。
    他说,这次大赦是波兰局势“稳定”的一部分。
    雅鲁泽尔斯基对议会说,美国对波兰的制裁使波兰损失了一百三十亿美元。 BUS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华盛顿七月二十一日电】里根政府今天对波兰议会宣布无条件赦免所有政治犯表示欢迎,并且呼吁波兰采取进一步措施实现全面的政治自由。
    国务院在一项声明中说:「这是一个积极的行动。」 BUS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布鲁塞尔七月二十一日电】北约官员对波兰议会今天宣布对政治犯实行大赦一事表示审慎的欢迎,并且说,这将导致西方逐步解除现仍在对波兰实施的一些制裁措施。
    西方官员和银行家说,这次大赦不会对重新确定波兰官方欠西方的一百五十二亿美元的债务的还债期问题产生什么影响。 BUS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金边七月二十日电】官方人士说,法国的一个议会代表团今天抵达这里,以进行六天访问和同河内支持的政府的高级官员举行会谈。这个代表团是近一些年来访问柬埔寨的第一个法国议会代表团。
    这个以法共议员罗贝尔·蒙达让为首的六人代表团将探讨向柬埔寨进一步提供人道援助问题。
    代表团成员预定要会见柬埔寨主席韩桑林、外长洪森和国民议会议长谢辛。
    巴黎既没有正式承认河内支持的韩桑林政权,也没有正式承认得到联合国承认的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民主柬埔寨。
    今年,法国已拨出一百五十万法郎(十七万一千四百美元)作为人道援助款项,以援助泰国难民营和柬埔寨的平民。泰国的难民营里大约有二十三万柬埔寨难民,柬埔寨大约有六百万人。
    除了参观磅逊港和吴哥窟外,这个法国代表团还将参观这里的医院和院校。 BUS品论天涯网


    【日本《朝日新闻》七月二十一日报道】(记者近藤发自北京)最近,中蒙之间草签了有关边界联合检查的文件,同时在两国经济、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方面也采取了向前看的态度。双方改善关系的动向,引起此间人士的关心。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十九日在同蒙古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达·云登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希望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发展同蒙古之间的经济、贸易、技术和文化关系,同时强调维持长达四千六百公里的中蒙边界的友好状态。达·云登副部长也表示说,蒙古也希望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同中国之间的边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双方相互确认都希望发展关系。第四次中蒙边界联合检查委员会草签了有关联合检查的最终文件。这表明双方都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
    此外,显示最近改善中蒙关系的动向还有:十一日蒙古人民革命纪念日时,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联名发了贺电。据说,驻乌兰巴托的西方国家外交人士对中国的这一「和平攻势」表示关心。蒙古方面一直希望恢复利用中国铁路作为对蒙古的运输路线,这个愿望已经实现,由天津、秦皇岛卸下的货物,可以利用由北京通往乌兰巴托的铁路线进行运输。 BU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