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4年7月15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4-07-1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尼克松同法刊记者纵谈国际形势 '...

    认为东西方在军事上几乎势均力敌,但西方在经济上占三点五比一的优势;北约部队仍是西方对苏战略的中心;里根访华后中美关系正在积极发展;美应同时与中苏建立良好关系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杂志》七月七日发表尼克松同该刊记者的谈话,摘要如下:
    《费加罗杂志》记者问:我们现在来说一说联盟内部的问题。美国有些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建议美国退出大西洋联盟。你担心会出现这种变化吗?
    尼克松答:是的,我担心。大西洋联盟激起的热情已今非昔比。许多人不明白北约部队仍是西方对苏战略的中心。因此,肩负重任的里根应该使美国人民和国会坚信北约部队是西方对苏战略的中心这一现实。不要忘记,今天的主要威胁主要不是苏联红军的坦克横行中欧平原,而是苏联通过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出现的所谓“民族解放”战争表现出来的扩张主义。
    问:除了大西洋联盟的传统使命以外,具体地说,为了对付所说的“现在的问题”,西方应该怎样做?
    答:我只提几条一般性的方针。无论是对苏联还是对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即北约成员国和日本,应该加强共同的经济政策,不应该再互相对立。从军事上来看,东西方几乎是势均力敌的,但从经济上来看,我们对东方的优势是三点五比一。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王牌!特别是(我再重复一遍)要善于对第三世界国家使用这一王牌。因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有一百二十次冲突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冲突使整个世界都受到了影响。第三世界的革命应该成为我们的革命,不应是克里姆林宫操纵的革命。
    问:我们还没谈到亚洲问题。自你一九七二年对中国进行历史性的访问以后,你是否觉得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总的来说仍一如既往?
    答:在这个问题上,里根政府应特别受到表扬。最初,里根重申他支持台湾,致使北京感到不快。但是现在,特别是在他访问中国以后,中美关系正在积极地发展。
    问:我们来深入地谈谈这个问题。你言下之意是否是说良好的中美关系能够“弥补”苏美关系的一般化?
    答不,我没有这个意思。我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同时与莫斯科和北京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中国人每次对我国采取强硬态度都是由于他们认为美苏关系的冻结已是一个既成事实。这就缩小了我们对他们的活动余地。
    问:在这个蓝图中,台湾的命运问题难道没有被忘记吗?
    答:没有。只要中国同美国(具体地说)和西方(一般地说)保持良好的关系,北京领导人就必须记住,不能对台湾使用武力(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否则就不会从这种良好关系中得到经济好处。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主张使我们给台湾的军事援助超过现有水平。向台湾提供进攻性武器是无益的,因为那样会激怒北京,会违反上海协议。
    问:你是否主张增加同北京的军事合作?
    答:我认为,军事合作不应该是华盛顿—北京合作的主要方面。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要使中国的军事力量达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水平,需要巨额投资。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平静地同中国合作,加强它的防御能力,但不得超过这个限度,否则就会购成对苏联的无益的挑战。
    问:你是否认为西方客观上同中国是“结盟”关系?
    答:不。我认为,如果我们把中国看成我们的盟国,如果我们认为是在同中国结成反苏“联盟”,那就错了。的确,苏联的扩张主义同时关系到美国和中国,但北京和华盛顿不应该因此结成反苏直接联盟。因为(我再重复一遍)那样会被苏联领导人看成是对他们的挑战。再说,如果苏联进攻中国,我们能做什么呢?
    问:我们已总结了过去的政策,现在来展望一下未来。你认为今后美国政府应首先考虑哪些对外政策问题?
    答:在对外政策方面,今后的美国政府可能会同苏联建立新的关系。因为,虽然在竞选期间两国关系形势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大选之后,苏联和美国自然不会永远怒目相视……
    我还希望能制定一项支持第三世界的发展的“里根计划”,一项应当同我们的朋友们一道制定的计划。正象我刚才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向这些国家提供和平革命的手段,我们就会在有朝一日面临暴力革命。我认为还应该研究出售军火的问题。 LFb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七月十三日电】西德国防部长曼弗雷德·韦尔纳今天同里根总统讨论了超级大国的武器谈判。但是韦尔纳说,由苏联在东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六万驻军参加的这场演习没有威胁到西欧的安全。韦尔纳正在对美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
    韦尔纳后来在为少数记者举行的午餐会上说,苏联这次演习“还可能是为了训练一支善于进行有限目的快速的常规突然袭击的部队。” LFb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莫斯科七月十四日电】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在解决阿富汗冲突方面没有显示出取得进展的迹象。
    在德奎利亚尔同契尔年科和葛罗米柯会晤以后,苏联发言人重申了莫斯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没有表明在达成一项妥协办法方面取得了进展。
    德奎利亚尔已于昨晚离开苏联首都,没有会见记者。
    西方外交分析家认为,他之所以不愿意举行记者招待会,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们又说,苏联发言人洛梅科在新闻吹风会上说的话表明,苏联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松动。
    洛梅科说,契尔年科表示支持联合国就阿富汗问题进行调解。但他又说,苏联领导人还强调指出,「一切旨在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的行动都是不能允许的」。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从洛梅科的话来看,苏联坚持自己的僵硬立场,看来德奎利亚尔并没有看到任何灵活性的迹象。」 LFb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北京七月十三日电】(记者:克利夫特)西方外交官们说,中国所报道的越南入侵,看来是企图夺回四月底中国人从他们手中夺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地。
    据中国的报道说,中国军队上个月也打退过对这个地区的一系列进攻。
    今天上午没有得到关于战斗是否还在继续进行的消息。
    外交官们说,过去三个半月期间的炮战和零星冲突都是为了争夺有争议的边界上的关键性的高地。
    他们说,中国还利用这些冲突向在柬埔寨同北京支持的抵抗力量交战的越南施加压力。
    【法新社北京七月十三日电】新华社报道说,中国边防部队昨天打退了越南军队对中国南部云南省的一次“大规模”入侵,使侵略者遭受“沉重伤亡”。
    西方分析家们说,这一次在一段相对沉寂之后,所报道的边界重新爆发的冲突是不寻常的。
    观察家们还注意到,中国人报道越南以师级兵力发动入侵是第一次。据北京说,过去越南的入侵都是出动团一级规模的兵力。
    【合众国际社北京七月三日电】西方外交官们说,如果中国的消息确凿,那么,这次战斗是自从一九七九年中越之间短暂而流血的边界战争以来最激烈的战斗。 LFb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河内七月十三日电】越南今天对中国提出的越南应对昨天它们共同边界上的事件负责的指责不予重视。
    一位越南权威人士说这些指责是“中国的司空见惯的指责”。
    【合众国际社七月十三日电】河内广播电台今天指责中国向越南北部打了数十万发炮弹,但对两国边界上发生师级规模战斗的消息仍保持沉默。 LFb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河内七月十一日电】越南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今天在评论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国家外长会议的结果时写道,诚实的对话是解决地区问题的唯一正确和完全符合东南亚各国人民利益的办法。
    报纸指出,会议就所谓的“柬埔寨问题”通过的声明,同这些国家众所周知的立场相比,没有任何新内容。它们仍旧提出在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存在着被侵略的危险的情况下越南志愿军单方面撤出柬埔寨的无理要求。东盟国家继续支持高棉反动集团,为北京恢复柬埔寨种族灭绝政权的计划效劳。
    报纸指出,东盟国家只字不提柬埔寨和越南诚意的新表现(又从柬埔寨撤出一部分越南志愿军就是这种表现),歪曲前不久在万象举行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外交部长会议上提出的印度支那国家的建议。
    十分明显,东盟国家继续追随华盛顿和北京的危险方针,违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利益。 LFb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雅加达七月十二日电】东南亚的非共产党国家关于柬埔寨的和平计划和加强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张得到了西方盟国的支持。这次会议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日本表示如果越南把它的军队撤出柬埔寨,它愿意提供一笔现金作为维持和平工作的经费。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说安倍的这个表示是“明确的,唾手可得的”。
    美国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对记者们说,舒尔茨告诫东盟的部长们在同包括越南人在内的共产党人谈判时要慎重。
    舒尔茨说:“同他们打交道是很棘手的,你得坚定。”
    【路透社雅加达七月十二日电】包括美国在内的十一个太平洋沿岸国家今天就一项松散的合作计划取得一致意见,这项计划打算先从有利于这个地区较穷国家的联合教育项目开始。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穆赫塔尔
    ·库苏马阿马查对记者说,这一计划已经在东盟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得到批准。这一计划的细节将由高级官员晚些时候加以制定。
    穆赫塔尔说:“我必须在这里强调指出,过去没有,从来也没有任何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或新组织的意图。”
    这十一个国家将每年会晤一次讨论太平洋地区出现的趋势,穆赫塔尔说,这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主要中心。 LF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