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扬中:军史中鲜为人知的“江心跳板”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 中国军网 2023-11-06 12:2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1939年,陈毅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右)。资料照片   今天的江苏省扬中市,又名太平洲,四面环长江,由江心诸洲组成,南北长30'...

GID品论天涯网

  1939年,陈毅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右)。资料照片GID品论天涯网

  今天的江苏省扬中市,又名太平洲,四面环长江,由江心诸洲组成,南北长30余公里,东西宽平均不足10公里,形成“头顶一江水,脚踩一只盆”的特殊地形。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等人在慎重考察之后,在当年扬中县人民的支持配合下,建成了这块我军驰骋长江南北的“江心跳板”。颇具浪漫情怀的陈毅还留下了“江心跳板稳如山,众寡悬殊不等闲”的豪迈诗篇。GID品论天涯网

  谋划实施“江心跳板”的战略构想GID品论天涯网

  毛泽东早在1938年5月4日给项英的指示信中,就曾明确指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文字很简短,却显示出中共中央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即从长江南北两面向东向敌占区发展,夹江而阵,正好扼住华中日军运输兵员、供应品和掠夺品的咽喉,对扼制日军有很大作用。陈毅在领导新四军创建苏南茅山根据地的同时,就已开始谋划向东向北分兵发展。GID品论天涯网

  陈毅在多次实地考察后,认为扬中是天然的水上交通枢纽,是渡江向北发展的最理想的地方。扬中岛东北岸线面对苏北,西南岸线面对苏南,120多公里长的江岸线上,港口码头多,船只多渔民多,加之远离城市和铁道线,敌伪鞭长莫及,还有河港交织、树竹丛生的地理特点,可以使敌人小部队来了不顶用,大部队进来施展不开,对新四军开展游击战极为有利。再加之扬中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军队的给养可以得到保证,新四军在这里可以建立牢固的抗日根据地。为实施好这一战略构想,陈毅指示由管文蔚任司令员的新四军挺进纵队(简称“挺纵”),把丹北抗日根据地很快扩大到长江南岸后,迅速占领江心的扬中,“把跳板架在长江上”。GID品论天涯网

  1938年10月8日,“挺纵”第一支队打下了扬中,收复老郎街、三茅镇等地。部队进攻三茅镇时,却发现它是一座空城,盘踞扬中的与日军有勾结的国民党顽军并未就歼,“挺纵”司令员管文蔚立即派参谋向陈毅报告情况。陈毅判断这里可能有诈,果断地派人送去亲笔信,急令管文蔚把部队撤回来。果然不出陈毅所料,扬中守敌事先得到“挺纵”要攻打扬中的风声,早已把兵力分散隐蔽到乡间,并从江北增兵一个团,准备在新四军占领三茅镇后,立即以四个团的兵力围而歼之。GID品论天涯网

  1939年1月,“挺纵”第二次进击,彻底击败了国民党顽军保安第9旅的贾长富团,解放了扬中全岛,扬中得以巩固。“挺纵”一部进驻长江以北的大桥、嘶马地区,开展抗日游击和群众工作。“挺纵”在新四军第2团一部的配合下,接管了江北江都县的长江北岸地区。然后,又迅速向吴家桥以北地区发展,建立了苏北“桥头堡”。就这样,从长江南岸的丹阳到江心的扬中,再到长江北岸的江都,一条宽阔的“跳板”在万里长江中架起来了。GID品论天涯网

  建设政治上的“范例跳板”GID品论天涯网

  “挺纵”第二次进驻扬中后,在管文蔚司令员的陪同下,陈毅视察了这块“江心跳板”。陈毅指示,扬中不但要成为军事上的跳板,还要成为政治上的跳板,成为给苏北广大群众及绅商各界人士展示的范例。GID品论天涯网

  陈毅还特别给“挺纵”重申了群众纪律,批评了一些过“左”的行为。他给管文蔚详细交代:扬中地处要冲,商贩往来于苏北、上海等地,数量多影响广,必须注意执行好共产党的政策,他又吩咐要尽量把扬中各界代表人物吸收进抗日民主政权中来。1939年春,“挺纵”战地服务团和扬中县青年抗日团共同创办了扬中第一份抗日报刊《群众导报》。该报由陈毅题写报头,3天左右出一期。该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军的滔天罪行,及时报道抗战战局发展情况,鼓舞群众抗日斗志。GID品论天涯网

  扬中作为政治上的“范例跳板”,是战争年代我们党和扬中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情浇灌而成的。“挺纵”进驻扬中后,在政治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保障群众利益。1939年秋,“挺纵”在扬中成立中共扬中县工作委员会,李中任县工委书记。我党我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党的群众工作,部队官兵在驻扎期间视当地人民为亲人,帮助老百姓开荒种地、采摘芦苇、捕鱼摸虾。同时,他们又在军事上捍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次展开保卫扬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GID品论天涯网

  扬中人民也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比如被誉为“赤胆巾帼”的严桂珍。1940年秋,正在江边采芦苇的严桂珍遇到被日军开枪打伤的新四军干部陆朝彬。她冒着生命危险把陆朝彬背下堤岸并且藏到家中,请来医生为他治疗。为了陆朝彬养伤期间的安全,她托人把自己的儿子贾常南送到上海当学徒,让陆朝彬顶替自己的儿子、改名为贾常南住在家中。经过严桂珍三个多月的精心护理,陆朝彬伤愈归队。临别时,他深情地喊严桂珍“妈妈”。严桂珍也激动地说:“我原来只有一个儿子,现在你就是我的小儿子。”严桂珍还担任中共地下党秘密情报员,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同志、传递重要情报。GID品论天涯网

  “江心跳板”保障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GID品论天涯网

  1939年10月,在苏州、无锡一带活动的由叶飞率领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奉命移师扬中,与管文蔚率领的“挺纵”会师合编。当月26日,会师合编大会在扬中八桥镇广善堂广场召开,会场上“热烈庆祝江抗、挺纵上升为主力”“挺进苏北、坚持抗战”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陈毅代表新四军军部祝贺两支部队会师合编成新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上升为主力部队,并介绍了国内外形势,勉励大家团结一致,战胜困难,英勇杀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接着,叶飞宣布合编后的干部名单,管文蔚任挺进纵队司令员,叶飞任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张藩任参谋长,陈时夫任政治部主任。新的“挺纵”下辖第1团、第2团、第3团、第4团,乔信民、徐绪奎、梅嘉生、韦永义分别担任各团团长。GID品论天涯网

  会师合编后,新四军挺进纵队投入了紧张的整训,并在扬中开展了机智灵活的抗敌斗争,粉碎了日伪利用长江天堑对长江南北的严密封锁,保证了新四军主力南北转战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当年年底,第2团开赴江南坚持武装斗争,其余大部分部队于1940年1月挺进苏北,参加了同年10月著名的黄桥战役,剩余小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扬中活动。新四军挺进纵队为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沟通华中与华北的战略联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GID品论天涯网

  此外,经由扬中这块“江心跳板”,陈毅秘密三进泰州开展统战工作,陶勇率领新四军第1支队第4团第2营到苏北与皖北交界处建立苏皖支队,叶飞率新四军第1支队第6团主力到苏北开展抗战斗争。1940年7月,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主力部队再次经扬中渡江,与江北新四军挺进纵队、新四军苏皖支队顺利会师,成立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1943年1月,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动员大批船只,护送新四军第1师第2旅渡江南下。GID品论天涯网

  续写“江心跳板”传奇GID品论天涯网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于10月10日在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约定“和平建国”。我党为顾全大局、履行协议、坚决避免内战,决定把长江以南八个解放区的干部、战士撤到长江以北。中共扬中县县委调集了百余条木船,完成了南接北送的光荣任务。GID品论天涯网

  1949年的春天,在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中,扬中这块“江心跳板”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军为了阻碍人民解放军渡江,在渡江战役前将沿江的船只抢的抢、砸的砸。扬中老百姓纷纷将船只藏了起来。解放军到来后,利用这些船只在扬中的北夹江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4月22日下午五六点钟,扬中人民驾着几百条船只从扬中岛西线迅速渡江,驶向长江南岸的丹徒县伏园乡渡口,将人民解放军官兵送过长江。GID品论天涯网

  这一历史性的画面被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抓拍了下来,并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题,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在渡江江面上,只见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挺立船头,正奋力划桨。现在这张照片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扬中解放50周年时,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姑娘名为颜红英。当年她和妹妹两人轮流划桨,父亲在船尾掌舵,父女三人驾驶渡船,把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送过了长江。GI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