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鹤十七岁演出话剧《湖上的悲剧》剧照(1930年6月),摄于山东实验剧院。1931年4月,她在青岛大学勤工俭学期间,寄赠同窗好友、比她大三岁的陈宗娥,表达离别思念。感谢陈晖老师提供历史文物。
众所周知,李云鹤在上海是一位著名的话剧和电影演员。于光远说李云鹤为了接近教员,半路出家学了京剧,实际上,在济南时,她就随教师孙怡云学京戏。中原大战爆发,她随“山实”来到北京,与王泊生同台,在华乐戏院合演过《玉堂春》和《打金砖》。大约是1930 年茶园和戏楼左右才允许男女合座。
自1912 年始,北京的戏园子里才出现女演员。对于李云鹤而言,在北平,登台唱戏只是为了生计。时局所迫,唱戏也无以为继。于是学生们纷纷自寻出路。
李云鹤家境贫寒,无枝可依。李的姐夫,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此时已失业。据陈宗娥回忆,李家“穷得只剩一条破炕席”。陈宗娥建议李云鹤向院长赵太侔写信求助。赵太侔此时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原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他回信邀请李云鹤去青岛勤工俭学。于是,李云鹤与陈宗娥分别,只身去往青岛。
在青岛,李云鹤暂别戏台,在沈从文的指导下学习写作,得到了文学方面的熏陶。在各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海滨城市,她目睹了革命的风起云涌,也曾下乡演出宣传抗日的旧戏(京剧)。
在青岛期间,她的演剧活动已非求生存,而是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激起大众抗日的政治觉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