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新华网:国家电投助力云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字号+作者: 来源: 2021-08-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云南东川“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8月5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摄)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开放日活'...

GBJ品论天涯网

云南东川“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8月5日摄)。新华网发(徐华陵摄)GBJ品论天涯网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开放日活动在昆明举行。在昆明市东川区,大家参观了云南首个集“光伏发电+集水水窖+智能蓄灌+生态涵养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GBJ品论天涯网

GBJ品论天涯网

国家电投云南国际东川建管部常务副主任管为华作项目介绍(8月5日摄)。新华网发(陈晓阳摄)GBJ品论天涯网

据了解,国家电投云南国际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修复理念,助力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从水土保持出发,利用领先的集水、灌溉技术,结合有利于土壤修复的作物种植、养殖产业,将光伏发电项目与云南石漠化区域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在石漠化问题较为突出的昆明市东川区建成云南首个集“光伏发电+集水水窖+智能蓄灌+生态涵养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GBJ品论天涯网

国家电投云南国际东川建管部常务副主任管为华介绍,该“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水窖和高位水池年总蓄水量可达700立方米,在旱季到来时,高位水池中的蓄水可通过覆盖全场的灌网滴灌系统为区域生态系统提供旱季“保命水”,同时,项目利用光伏阵列的阻风固沙与遮阴增湿作用,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种植耐旱植物、农作物,试养殖高原鹅,既减少蒸发、保水蓄水,又可保持植被生长所需的基本光照,加速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和生态修复进程,促进土壤改良和局地小气候改善。GBJ品论天涯网

GBJ品论天涯网

光伏板下的作物(8月5日摄)。新华网发(陈晓阳摄)GBJ品论天涯网

参观结束后,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滇中代表处主任赵东在座谈环节表示,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7亩,共分为集雨、水窖储水、旱季滴灌、分区绿植、绿色发电五大工程系统,通过5G技术形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集生态培育、集水灌溉、清洁能源、景观游憩、科普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开创了石漠化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项目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生态健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目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工程范式。GBJ品论天涯网

据介绍,国家电投云南国际以云南东川“生态修复+光伏”微型示范项目为基础,全力推进总投资约12亿元的东川区280兆瓦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项目建设,将着力打造“光伏+生态+综合利用”典范工程,在兼顾生态修复功能的同时,实现“光伏+农业”“光伏+畜牧业”等综合效益,推动云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GBJ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张思嘉】GB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