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人民日报:东方能源打造“三网融合”新模式

字号+作者: 来源: 2021-08-1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行业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改造,聚焦探索节能减碳新技术。国家电投集团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能源”)以绿动生活平台为发'...

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行业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改造,聚焦探索节能减碳新技术。国家电投集团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能源”)以绿动生活平台为发力点,通过能源及非能源服务,助力“双碳”目标达成。ghO品论天涯网

通过携手百度智能云,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东方能源在建设智慧数字热网,实现减碳增效的同时,还整合供热服务、民生服务、社区服务三大需求,构建数字热网、融合社群网、联通政务网“三网融合”的创新商业模式,带动用户共同助力“双碳”目标达成。这不仅为企业自身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更成为助力石家庄市创建新型智慧城市的生动实践。ghO品论天涯网

打造智慧热网,助推减碳增效ghO品论天涯网

供热行业是保障民生的重要行业,如今正面临不少挑战。东方能源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数字城市热网”,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破数据竖井,实现多元数据时空融合共享,实现降本增效、低碳可持续发展。ghO品论天涯网

“数字城市热网”由度能的智慧热能管理平台与智能调度模型,以及时空数据管理套件的“GIS+BIM”热网一张图系统组成。前者包含支持大数据的能效分析和智能调度,可实现对一网水力压力平衡、首站热量预测;还有基于仿真模型的运行状态软测量和热工水力优化,可完成热源运行优化与节能、热力站运行优化与节能等任务。后者建设热网一张图基础时空数据能力,提供“GIS+BIM”热网一张图的融合应用能力支撑,实现对供热管网的智慧化管理,并基于“大场景GIS+小场景BIM”方案,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供热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客服、生产调度、运维等各类型供热业务的集成与打通,完成供热管理智能化升级。ghO品论天涯网

“数字城市热网”具备节能、自动、智能、保质等突出优势:基于AI能力提供智慧供热AI模型,通过精准预测,达成最高供热效率,节省供热成本,降低供热能耗;基于天工物联网平台的接入能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全网设备运行的在线化与全自动调控;基于边缘计算协助,实现全网调度的智能化;基于智能算法,利用历史数据达成实时调控与按需供热,保证居民供热质量的稳定。ghO品论天涯网

构建“三网融合”,探索未来社区发展ghO品论天涯网

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之下,供热行业凭借深入城市社区、连接广大用户的天然属性,迎来了自身产业智能化与城市智能化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新机遇。国家电投集团制定了深远的整体能源战略,打好“未来牌”,将数字化、智慧化融入到能源发展中,把综合智慧能源作为集团公司的重要发力点、创新点和新增长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清洁供暖、氢能、储能、电能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发建设,促进综合智慧能源与建筑、交通、信息、卫生等重要产业、智慧城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智慧能源“样板”。ghO品论天涯网

国家电投集团更进一步形成“三网融合”规划思想,构建数字热网、融合社群网、联通政务网,拓展能源发展和城市管理新模式。对此,东方能源与百度智能云在“数字城市热网”之外,整合客户资源,开展社群营销和民生服务,构建数字热网、融合社群网、联通政务网“三网融合”模式。其中,“社群网”提供用能服务、智慧家居、电子商务等社区居民所需的便民服务,实现“卖产品、带服务、拓电商”模式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政务网”提供居民普遍关注的社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信息,以及物业管理等社区治理信息,服务政务民生需要,助力社区服务管理。ghO品论天涯网

“三网融合”模式以“打造一站式智慧生活平台,共享绿动社区生态圈”为经营宗旨,基于社区场景展开深入布局:在线下,提供定制开发的智能终端进入用户室内提供服务,实现全屋智能家居联动;在社区建设综合智慧能源门店,提供面向C端用户的多样化能源产品和服务。在线上,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高效、便捷地提供社区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由“三网融合”模式构建的绿动社区生态圈,有助于探索以综合智慧能源和家庭用户节能为导向的EOD(以生态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社区模式,将为塑造城市新形态、低碳绿色发展的智慧社区作出贡献。ghO品论天涯网

东方能源与百度智能云打造的“三网融合”模式,将深入探索智慧能源、智慧社区的创新发展,并助推“双碳”目标实现。ghO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张思嘉】gh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