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李超,1970年9月出生,现任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他是鞍钢首位工人发明家、辽宁省第一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工人,他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创造了冷轧机乳液吹扫的“鞍钢模式”,使鞍钢冷轧汽车板表面质量从满足国Ⅲ标准一跃达到世界最高的欧Ⅴ标准,使汽车板销量成倍增长,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小个子、小平头、圆脸庞,炯炯的目光,浅灰色的工装,年龄已过不惑,却显得格外年轻、有朝气。记者在辽宁鞍钢见到李超时,他正在车间按计划巡检设备。车间全长500多米,宽140多米,即便停产,水泥墙围砌的设备作业区温度也有40摄氏度。噪音、高温……身处这样的环境,从不起眼的小工,到国家级科技大会上万众瞩目的夺冠者,再到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这中间的道路,李超跋涉了26年。
1.“只要有一股子韧劲,总会有办法”
1970年9月,李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鞍钢质量监督处方法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工人。在父亲的影响下,李超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小学时就自己动手制作了能够收到几个波段的四管机,初中时,用简单的电器元件和废旧物品制作了“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
1989年,李超进入鞍钢冷轧厂成为一名维修钳工。由于个子小,又长了一张娃娃脸,班长起初并不注意他,甚至没给他派师傅,李超憋上一股劲儿,没有师傅,他就把班里的“活长”们都当作师傅;没人主动教,他就主动去问,主动去学。就这样,他跟全班的“活长”们学会了“五花八门”的实用技术。
一次,在“新增翻钢机运输链”工程中,李超运用所学知识,把“活长”们都看不懂的十几张盖板图样画在一张总装配图上,获得了大家的肯定,班长当即授权他这个小工当现场“总指挥”。于是,李超带领大家将十几块盖板全部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了设备上。
工作之初的8年里,李超利用工余时间补习了高中课程,自学了冶金机械专业成人大学本科。连谈恋爱期间也没有缺过课。妻子刘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下班应该是约会时间,他就是没有时间,好长时间不来找我,也没个信,我跟家里说,要是再有一个礼拜不来,咱就不处了,后来他来了,告诉我说,最近忙,准备考试。”鞍钢股份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陈晓峰说:“整整8年没有休息日,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我们都十分佩服。”
李超则说,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一股子韧劲,总会有办法,而学习无疑是提高解决设备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
2.“凡是有利于企业的事,我必须去做”
虽然眼下钢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但李超所在的鞍钢冷轧厂汽车板材生产线却很忙碌,连续两年夺得鞍钢盈利冠军。
将厚厚的板材加工成不到1毫米厚的高强度板材,技术难题很多,乳液残留即是一例。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厂长蔡恒君告诉记者:“当时乳液残留是制约汽车板生产的主要障碍,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和手段,但收效甚微。虽然知道前路困难重重,但敢啃硬骨头的李超主动请缨负责乳液残留清扫的技术攻关。”当时,有工友好心劝他,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好改的,要是弄不好,还没有原来的效果好,那就更麻烦了。李超不为所动,他说,“凡是有利于企业的事,我必须去做”。
之后的900多个日日夜夜,李超钻进沾满油污的轧机下查看和测量,每遇乳液残留时,他就钻到狭窄的、满是油污的轧机机架内查看,编写缺陷记录,测试风动轨迹。他查阅了海量技术资料,对国内外各大企业乳液吹扫技术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把可能造成乳液甩带的因素分成八大类,逐项分析。李超和工友们还制作了一个模型,反复进行模拟试验,取得进展后,又在现场进行试验。最终在设计理念上取得了突破,研发了5项支撑技术:七分区立体吹扫技术、乳液收集导引技术、紊流控制及低噪节能技术、乳液吸附技术、自动分段吹扫控制技术。
2006年12月,乳液清扫的“鞍钢模式”在2号线联合机组正式投入使用,钢板表面质量提高了两个等级,由国Ⅲ标准提高到先进的欧Ⅴ标准,年耗电量节约36%,结束了鞍钢带钢表面乳液残留的历史,破解了钢铁行业冷轧工艺的一道难题。
该技术已在鞍钢3条冷轧生产线成功应用。蔡恒君自豪地说:“这个残留百分之百消除了,我们也进入了国内汽车板生产的第一阵营。”由于质量稳定可靠,包括宝马、大众在内的52家企业选用了鞍钢汽车板。李超告诉记者:“只有一遍遍地摸索和尝试,包括模拟试验,理论上的验算,才能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这项“鞍钢模式”的乳液吹扫技术在给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于2012年获得了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超也于去年5月获得中国发明家协会授予的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王国栋教授感叹,这项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国际上领先。由工人发明,了不得!
同样的成功,李超又复制在另外一次对进口“洋设备”的改进上。2004年,2号线新建清洗机组,从日本新日铁公司引进了成套的设备和工艺。安装调试结束后,机组运行非常稳定,但担负清洗生产过程中产生碱液气体责任的环保设备——雾滴分离器却出现了问题。机组投产运行后,不断有雪花状的东西从30多米的烟囱中飘过来,从远处看像下雪一样,雾滴分离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日方专家确认是设备问题,进行了赔偿,但问题没有解决,环境污染还在继续。李超多次爬到40多米高的厂房上观察烟尘的排放,研究比对类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础构造,钻到分离器里面一看就是几十分钟,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此后,这台设备一直运转良好,烟囱也不再冒“雪花”了。半年后,日方参与施工的几名技术专家对清洗机组项目进行效果跟踪调查时,看到烟囱没有“雪花”飞出非常惊奇,以为是更换了设备。见到还是那套日产设备在工作时,就问他是如何解决的。李超说:“这是我们的技术,你们如果想知道,就和我们公司谈商务合同。”
3.“只有干不完的,没有干不了的”
让李超记忆深刻的是,婚假刚休了一半,就被车间主任周敬忠叫了回来。当时鞍钢只有一条早年引自奥地利的冷轧生产线,那段时间,这条线的活套段事故频发,平均两天一起,每次事故要处理6至8个小时,点检人员、维修人员都苦不堪言。
当时大家编了一段顺口溜自嘲:“小车掉道,钢绳缓套,摆门撞坏,人员全到。”李超决心改变这种跟在事故屁股后面跑的状态,对活套设备进行改造。白天,李超在现场观察、测绘、查数据;晚上回家,就伏在案头,查资料,画草图。李超的爱人帮他读数据,校验尺寸,两口子一画就是半夜。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共30多张设计制图,冷轧厂领导当场拍板,决定年修期间进行改造。
改造期间,他和施工人员一同在现场安装,从头盯到尾,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验收时,轨道出现了3毫米左右的偏差,施工队队长来找他求情,让他高抬贵手。李超说,“我知道大家的辛苦,我和你们一样也想快点结束,但精度不够,投入生产后难以保证设备稳定”。就这样,他和施工人员又在现场连续奋战了四天三夜。试车时,疲惫不堪的李超却在调度室里睡着了,没有亲眼见证自己努力的成果。
从那时起,整个活套段的设备事故只出过半个小时,原来制约生产的大难题,成为带动生产的助推剂。冷轧厂不仅用一条线完成两条线的产量,还远远超产,全年干出了100万吨。
设备不再“闹脾气”,轧出了稳定合格的产品。李超像个孩子一样开心。他对记者深有感触地说:“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只有干不完的,没有干不了的。”
如今,李超创立的点检新模式,已经在鞍钢集团推广,这给李超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断在想、不断在做、不断在创新,是李超的工作常态。打开李超的创新发明目录我们看到:他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其中60项成果获冷轧厂和鞍钢以上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获集团公司创新奖28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8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3亿元。
人如其名,李超一直在不断地超越:超越大大小小技术壁垒,超越一个接一个高度,超越自己的创新纪录。
(本文章摘自1月21日《经济日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