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

字号+作者: 来源: 2014-12-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实现200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次次腾飞,都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更在浩瀚苍穹铸'...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实现200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次次腾飞,都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更在浩瀚苍穹铸就了壮丽的中国风景。站在2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中国航天人又义无反顾地迈向了新的长征。p3o品论天涯网

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随着喷薄而出的烈焰,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航天与世界紧密合作的又一次完美收官。p3o品论天涯网

一周前,北京气温骤降。正紧张筹备这次发射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在两个会议间隙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他说,自1990年至今,中国航天的国际商业发射之路已走过24年风雨历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9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5颗卫星,提供了10次搭载发射服务。p3o品论天涯网

在浩瀚苍穹铸就壮丽的中国风景。让中国高科技走出国门,这是雄心勃勃的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p3o品论天涯网

东方惊雷震撼世界p3o品论天涯网

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一个航天人难忘的日子,一个东方惊雷震撼世界的时刻。在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外宾的注目下,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入轨精度创下了用户以往31颗同类卫星之最。p3o品论天涯网

“亚洲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科技走出国门的标志性事件。p3o品论天涯网

走向世界是航天人期待已久的梦想。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将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送上太空,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发射占有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最大份额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能力。中国航天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1985年10月26日宣布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承揽国际卫星发射服务业务。那时,长征火箭已经实施了12次发射。p3o品论天涯网

但是,探索苍茫宇宙并非一路坦途,即使是走在前面的国家也遇到诸多问题。1986年,欧美国家相继出现火箭发射事故,世界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出现了发射能力严重不足、用户排队等待发射卫星的局面。p3o品论天涯网

虽然说,这对“初出茅庐”的中国航天人提供了机遇,但用“中国箭”发射“外国星”又谈何容易,中国航天人走向国际市场首先面对的是国外媒体的质疑,“羽翼未丰的中国航天也要参加国际竞争?”p3o品论天涯网

的确,中国航天人还摸不到“市场”的门道,不知晓商务规则,不了解谈判技巧。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坐到了谈判桌旁。美国一家卫星公司的开场白是“谈判要先付谈话费”,“如果要我们帮助编写标书,请先付100万美元”。当看到中方提交的建议书只有几页纸时,对方甩出了一句:“等你们的建议书达到一寸厚时再来谈。”p3o品论天涯网

尽管备受冷落,但植根于航天技术大军的年轻商业团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迅速达到了市场要求。p3o品论天涯网

也正是从一开始就向市场、用户学习,学习聘律师、买保险、用贷款等商业经验,全面按照国际规范办事,中国航天成功加入了“国际航天俱乐部”,跻身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p3o品论天涯网

“亚洲一号”的成功,更给年轻的商业队伍增添了无穷信心。p3o品论天涯网

市场逐鹿成就奇迹p3o品论天涯网

在商业发射起步阶段,长征三号火箭只能运载中型卫星。而彼时国际通信卫星大容量、重型化已趋明显。p3o品论天涯网

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王永志、王德臣等人聚在办公室里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将长征二号火箭捆绑上4个助推器,从而把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从2.5吨提高到9.2吨。p3o品论天涯网

推销尚在图纸阶段的火箭,即使不为独创,也实属罕见。经过艰苦宣讲、周密论证,“纸上谈兵”成功,长征火箭承揽的第一宗大买卖——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合同敲定。合同规定:18个月后“长二捆”火箭要矗立在发射架上。p3o品论天涯网

对此,国外最强劲的对手坦言,研制大型火箭至少需要3年时间。更有在招标中落败的公司嘲笑道,“如到时候中国打不成,你们再找我们,即使出比现在高3倍的价钱,我们也要考虑考虑。”甚至有公司真为将来备好了一份合同,只等“预言”到来的那天。p3o品论天涯网

然而,18个月后,当美国大力神火箭副总设计师史密斯看到高大的“长二捆”火箭和巍峨的发射架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时,他真诚地对“长二捆”总设计师王德臣说,“中国人说话是可信的。”p3o品论天涯网

“长二捆”火箭是中国第一个为市场量身定做的火箭,同时也造就了中国航天“拿着草图签合同、拿着合同找贷款、拿着贷款造火箭”的商业奇迹。p3o品论天涯网

此后几年,在市场的牵引下,长征火箭型号系列化研制不断迈出新步伐,与阿里安、德尔塔、宇宙神等火箭一起成为世界商业发射的主要运载火箭。p3o品论天涯网

然而,1996年“2·15”、“8·18”发射相继失利,中国商业发射服务陷入了低谷。p3o品论天涯网

“质量问题不‘归零’,市场份额将‘归零’”,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火箭的可靠性。航天人重新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规范——“72条”、“28条”和“质量归零双五条”等,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整改措施。一年后,“长三乙”恢复发射,将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送入轨道。此后10多年里,100余次的发射,高可靠性让长征火箭成为享誉世界的高科技品牌。p3o品论天涯网

“走出去”拥抱未来p3o品论天涯网

尽管中国的商业发射有着骄人的成绩,却屡屡遭遇不公平的竞争环境。1999年7月至2005年3月,一系列的制裁和出口限制使长征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中断6年。p3o品论天涯网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也受到客户相对单一、产品相对单一、服务相对单一的困扰。对中国航天来说,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国际化内涵,已成在弦之箭。p3o品论天涯网

从1996年至2004年底,长征火箭实现连续41次发射成功,让世界侧目。另一方面,中国航天人加强了与欧洲卫星制造商的合作,开发出不含美国技术的卫星(ITAR-Free)。2005年4月,“长三乙”将欧洲研制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重返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p3o品论天涯网

2007年5月,中国航天首次以火箭、卫星、地面站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成功发射了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实现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p3o品论天涯网

伴随整星出口,航天国际化产业链条也不断伸展。中国航天已由单一火箭供应商,发展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套的发射服务、卫星、地面设备等航天产品及服务的系统集成供应商。至今为止,中国航天已为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卫星发射和搭载服务。p3o品论天涯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告诉记者,除了价格具有竞争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航天在开发国际市场时会从合作国发展科技角度着想,为当地培养航天科技人才,且还会帮助当地政府做很多工作,“这为我们获取订单增加了砝码。”p3o品论天涯网

中国航天矢志“走出去”,种种挑战,只会让这一“长征”更加激昂澎湃。p3o品论天涯网

(本文章摘自12月8日《经济日报》)p3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