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农田水利现代化
都江堰的鱼嘴分江,宝瓶口引水溉田,飞沙堰滤沙导流,秦国这一顺其天然,又巧夺天工的农业水利工程,把成都平原润泽为了“天府之国”。
作者:岑生2024-07-27 17:21
秦国又建设了... -
走毛主席的路:南街村、袁家村成功的秘诀!
您知道吗?在陕西也有一个走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袁家村。
作者:红色小兵2024-07-27 11:34
当年破烂不堪的小村庄,因为实现了合作化,村民团结一心,改天换地,在上世纪70年代就解... -
李昌平:要防止财政资源培育“两头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主体!
官员们少讲农业服务社会化,要大讲农业服务组织化,并要大力扶持农业服务组织化的体系建设!什么叫“两头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例如:生猪定点屠宰场(企业)—&mdas...
作者:李昌平2024-07-27 00:00 -
温铁军—— 关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我们今天的集体经济想要有发展,就应该把集体收租的租源搞得多多的,把超过集体之外的,不能收租的资源搞得少少的,这集体经济就发展起来了。《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
作者:陈高威2024-07-27 00:00 -
耿来意:不足百户袁家村,旅游收入年十亿,“集体”二字是“村魂”
有人提议,去陕西袁家村看看吧。我头一次听说袁家村,心想有什么稀奇?实地去还不具备条件,先找些资料做做功课。
作者:耿来意2024-07-26 15:15
这个袁家村还真是有看头,不足百户,人口不过... -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四十二:从源头减少面源污染
8.3从源头减少面源污染一个世纪前,美国有一位农学家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我国农民数千年来,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他们并没有投入大量外部资源,但几千年来的不间断耕作并...
作者:蒋高明 郭立月2024-07-26 00:00 -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四十一:耕地固碳
8.2耕地固碳8.2.1耕地变黑捕获巨量温室气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以全球变暖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气候急...
作者:蒋高明 郭立月2024-07-24 00:00 -
斯科特的盲点:农民的反抗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温饱么?
斯科特的核心论述是,农民抗争的核心在于保存生存经济和传统的道德互惠。这恰好顺应了那种认为农民没有能力成为自为政治主体的保守看法。斯科特虽然承认传统社会中生产资料占...
作者:花果山2024-07-23 00:00 -
贺雪峰:建立适老型农业农村制度
摘要:当前“三农”政策和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三农”政策目标与最需要农业农村就业获利机会的农民弱势群体不适配。农业农...
作者:贺雪峰2024-07-22 15:45 -
直播带货农产品,农民真的赚钱吗?
导语数字农业被认为是全球农业的未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看似中性的数字技术在与原有的农业生产关系融合的过程中,生成了围绕数据的生产关系。但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却绝非...
作者:封小郡2024-07-21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