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钱建华在介绍菌菇大棚。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新华社兰州7月21日电(记者黄扬)盛夏时节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但在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菌菇大棚内,“菌子”们却处在“养精蓄锐”休整期。
“我们做菌菇跟南方不一样,走反季节路线。”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建华介绍,公司采取“错峰出行”策略,通过协议供货方式,主要将产品销往香港、深圳等南方城市。
钱建华的企业在当地投资约1500万元人民币,拥有126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和4座冷库,每座冷库占地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释放的“西引力”与日俱增,2000年钱建华与台湾企业家温世仁等几位台商选择来到甘肃投资兴业。
“当时古浪还是国家级贫困县。”钱建华说,不少投资者看中东南沿海城市的繁华,但他不想“随大流”,相信在广袤的西部同样可以发掘广阔商机。
随着大陆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古浪县已今非昔比。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钱建华在这里看到了新机会:“西北地区早晚温差大,能为水果、蔬菜种植提供非常好的环境,也很适合发展现代农业。”
2017年至今,甘肃省大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省市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7亿元,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超200亿元。
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菇冷库内部(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在古浪,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打造了“八步沙”牛羊、溜达鸡、枸杞、蔬菜等6个区域公共品牌,黄花滩移民区日光温室产业园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据钱建华回忆,2019年,多亏得到政府在大棚、冷库、劳动力和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公司才得以成立。“政府建设大棚后,由我们定期支付租金进行经营,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便利。”
2021年3月,国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农林22条措施”),在农地林地使用、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投资经营、研发创新、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进一步为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同等待遇。
在钱建华看来,这些举措让更多台商台胞增强了西进大陆的信心。据了解,古浪目前有9家台企投资,今年下半年还将引入3家。
“作为投资方,我们要了解当地缺什么,将项目与实际相结合,发展才可持续。”钱建华说,菌菇大棚运营需要大量人力,能为生态移民区居民提供大量机会。下一步,他计划结合当地养羊产业优势,投资有机肥厂,发展循环经济。
“来甘肃后,我对这里的感情越来越深。”钱建华对自己在大陆事业家庭“双丰收”充满自豪。如今,他与妻子一同扎根西北,2022年还获评“五好家庭”荣誉。
“我把兰州当作第二个家。”钱建华说,“这里天很蓝,地很广。我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能来西北发展,成就一番事业。”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