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两会时节,全民健康是从政府到社会都高度关切的民生热点,羊城晚报心系全民健康,特在健康版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两会回音壁”专题,回应代表委员提案议案,采访社会一线落实情况,并同步开设“两会信箱”,收集反映社会关切问题,通过舆论渠道集纳更多意见建议,为提高全民健康发展做出媒体贡献。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区昕
今年两会上,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健康广州建设。市民、社卫中心医生和名中医对此热切期待,并提出具体建议: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希望“银发族”的健康保障,在家门口“最后一公里”能更畅通、更高效。
呼吁更多关注“银发族”,让专科种类更全面
“我今年90岁了,大医院里的省级名中医专家号真的一号难求!”90岁的肖婆婆家住海珠区,受失眠困扰已久。原以为老人家睡觉少是正常,在社卫中心家庭医生的关心问询下才得知,有可能是老年抑郁导致的失眠。此前肖婆婆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无奈一号难求。自从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丁国安教授将名医工作室开到社卫中心,肖婆婆规律治疗了半年,失眠的情况大有改善。
“现在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提前预约,直接在社区挂到专家号。挂号费也从三甲医院专家号的300元,直接降到社区医院的70元,真的是方便又实惠!而且在社区抬脚就到,我一把年纪也不用跑来跑去。”肖婆婆感触地说,希望这样开进社区的名中医工作室越来越多,专科种类覆盖也更全面,更切合老年人群的实际健康需求。
据记者了解,2022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方案》,计划在3年间推动超过200名中医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截至2023年年底,已成立名中医工作室140个,实现11个区全覆盖。
2022年第一批将名医工作室开进社卫中心的丁国安教授,目前仍坚持每周到社卫中心开诊半天。
“我在门诊中发现一个现象,在广医脑科医院的门诊中,家长带着青少年儿童来就诊的患者很多;但在社卫中心的名医工作室,就诊者则是老年人居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名医工作室开进社区的意义所在。”丁国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社区对辖区人群的健康情况很熟悉,因此名中医工作室+社卫中心的模式,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社区居民有家庭医生在前端导诊,在名医工作室诊治后,社区跟进日常管理,大大提升了居民健康管理的效率。
望专家资源更“流动”,促基层由“全”到“专”
对于如何要在基层建设旗舰中医馆,丁国安表示,中医适宜技术有简便验廉的特色,一直很受岭南地区群众信赖。目前社区更多倾向于全科保健类项目,建议今后通过建设旗舰中医馆,将更多发挥专科特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引入基层。
“名中医工作室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名中医是一大便利,还有一个长远的重要作用,是要提升基层中医药水平。”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社卫中心中医科何宇喆建议,“大医院的专家分科很细,而我们基层面对的患者什么病种都有,医生也多为全科,因此更需要不同专科领域的专家过来指导,让基层医生的专科能力也得到发展。未来希望建设名中医工作室和旗舰中医馆时,专家资源能‘流动’起来,例如不同的名中医每年定期到不同社区交流带教,针对不同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针对性培养基层中医人才,提升基层医生的不同专科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