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发布的《内蒙古税电指数报告(2023)》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全社会税电指数为12.35点,即每用一度电对应的开票金额贡献为12.35元,是基期2016年的2.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8%。其中,新能源行业用电成效表现亮眼,尤其是风能原动设备制造业的税电指数今年以来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今年第三季度达29.06点,用电效能是第一季度2.2倍。
内蒙古税电指数从能源“投入”和经济“产出”视角,以2016年作为指数基期,观察内蒙古经济运行质效,定位内蒙古重点行业发展能耗水平和税收贡献度关系。202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制,指数迄今已连续四年发布。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无限“风光”中蓬勃发展。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消息,2023年,内蒙古能源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近2300亿元、同比增长25%;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33%,新能源项目投资占能源重大项目总投资比重达74%。
全年新能源总装机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新增装机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第一……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公布了内蒙古能源领域实现的“10个全国第一”。内蒙古能源以实力与活力“领跑”全国,一连串“闪亮”数据背后,是内蒙古能源产业能级跃升的生动写照。
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内蒙古正撬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蓄能起势。《报告》显示,重点行业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是开票金额增长贡献度最高的行业,对内蒙古开票金额的增长贡献为27.00%,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开票金额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构筑坚持产业基础,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延链、补链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补链方面,内蒙古在电池片、光伏支架、光伏玻璃、工业硅、钙钛矿电池、异质结电池等光伏产业链空白环节今年已有投产项目,轴承、主轴、减速机等风电产业链空白环节已有在建项目,预计明年将填补空白;在延链方面,已建成投产项目逐渐在大功率高效低速风机、大尺寸N型组件等高端产品领域发力,此外逆变器、箱变、开关柜等产业链下游项目也均有布局。
目前,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聚集着中环、欧晶、鑫环等十几家新材料企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单晶硅生产基地之一;鄂尔多斯市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引进了数十家光伏、氢燃料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企业;包头市致力于打造“世界绿色硅都”,短短几年间,集聚通威、协鑫、大全等40多家光伏企业,全市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开票金额增长贡献度最高,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采矿业开票金额增长贡献度紧随其后,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分别贡献25.66%和12.17%的增长,其开票金额分别增长60.90%、66.62%。
《报告》从全社会、各行业视角建议,一是制造业下游应用环节利润率更高,内蒙古应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用电效能;二是服务业税电成效更高,内蒙古应借助资源与区位优势,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业等循环产业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挖掘释放服务业活力。
(责任编辑:李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