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多地省考落下帷幕,又一批“95后”乃至“00后”将进入机关。在不少人眼中,“年轻”是思维活跃、意气风发的代名词,但年轻干部的烦恼也不少:从“校门”到“机关门”的跨越,尽管努力学着“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却也伴随着迷茫、焦虑和困惑,在坚持和改变之间“反复横跳”,思考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从2019年3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次出席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并亲授“开班第一课”,他指出:“我每次讲话有所侧重,但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要破解年轻干部“成长的烦恼”,成长为总书记期望的“栋梁之才”,既需要“外力”推动,大家一起来呵护他们,多些指点而不是一味地“指指点点”;也要靠“内力”驱动,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心无旁骛地学本领、干事业,成就人生价值。
一、别怕“看不见”
大部分人一开始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对外“表现”“露脸”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或许有很多人会感到不安,“我的付出,领导都看不见,干再多也没用啊”“真羡慕那些在台前做事的好岗位”。
这种心情其实完全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被外界认同的渴求。但“看见”未必就等于欣赏,“看不见”也并不意味着遗忘,关键就看自己怎么去理解和把握。这个社会里,很多工作虽然没那么“光鲜亮丽”,但一样可以书写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像那些戍边战士、曾经的扶贫干部们,等等,我们身边不缺这样的感动。
所有的暗自努力、所有的深深扎根,都不仅只有自己在感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生都有这样一个必经阶段,但谁也遮挡不住金子的光芒。反之,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斤斤计较,凡事追求“性价比”,这般“巧劲”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很难走远。
二、别怕“出洋相”
有的年轻干部“脸皮薄”,担心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或者做事“翻车”,丢面子事小,还可能被贴上“不靠谱”“学历不等于能力”这类标签。
《曾国藩家书》里就说,“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此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出洋相”是年轻人的“特权”,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任何蜕变和成熟都需要积累沉淀,大可不必想得太多、患得患失。况且,越是年轻时“出洋相”,成本和代价就越小,总比若干年后再犯“低级错误”强。
如果因为怕“出丑”,选择躺在舒适区里裹足不前,就等于“自废武功”。不妨让自己的脸皮厚一点,卸掉“偶像包袱”,不放弃在试错中快速成长的机会,反而可能打开人生的“想象空间”。
三、别怕“火上烤”
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年轻干部才能快速成长起来。但现实中,有的人由于经验和信心都不足,表现得过于战战兢兢,碰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去接“烫手的山芋”。
心理学上有一个“洛克定律”,是说当目标富有挑战性时,才是最有效、最激励人的。跳一跳才能够得更高。难走的路大多是上坡路,难干的活往往最锻炼人的。“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不急个几次满头大汗,可能就看不清自己的短板和方向。在一次次“赶鸭子上架”中,命运的齿轮或许就开始转动起来了。
四、别怕“被打击”
互联网上有不少年轻人感慨,“挨骂是职场新人的第一课”。现在很多人成长经历相对平顺,遇到批评否定时难免感到“伤自尊”,迟迟放不下;遭受挫折打击,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悲观消沉、一蹶不振。
有羞耻心是优点,但是不能“玻璃心”。年轻人不该被定义,善于“脱敏”是重要一课。如果过于敏感就会造成“精神内耗”,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当然,对于那些善意的批评指教,要把它当作“更上一层楼”的梯子,倘若听不得“刺耳”的声音,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容易长成“温室里的花朵”。
五、别怕“舞台小”
在进入机关单位前,很多年轻干部摩拳擦掌、满怀憧憬;工作后发现,似乎落差不小,新人从事的往往是比较具体、琐碎的事务,容易产生一种“大材小用”的疑惑。
世上无小事,处处是学问。毛主席在北京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时,负责的只是整理报纸、登记阅览者姓名这样的“小事”,然而正是在做这样的“小事”时,他研究了大量著作,对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加以辨别、汲取,为此后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生信仰奠定了思想基础。
再小的舞台,也可以当好主角。Hold住了小舞台,才会拥有大平台。这个时代不缺机遇,人生最大的遗憾不在于没有机遇,而是当机遇来临时却没有抓住。坚持不懈地努力,把基础打扎实,把功夫练到家,机遇降临的时候才能一把抓住。
六、别怕“提拔慢”
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其规律,没有捷径可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预设晋升路线图,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
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有自己的“小算盘”,什么时候干上什么职务,哪个阶段去哪里“镀金”,平时想得比较多;有的对职务晋升比较焦虑,特别是当身边的人被提拔比自己快时,会感到压力和焦虑,甚至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淡化荣辱心、放下得失心、超越胜负心,是年轻干部需要修炼的一种心境。事业期很长,拉开来看,格局就大了。如何赢得他人尊重,如何被这个时代记住,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我们应该去画好的“路线图”。
七、别怕“行路难”
1921年7月,满怀革命热情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在会议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途:有人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甚至献出生命,有人走上歧路,有人背叛信仰。之所以会有这样令人唏嘘的结局,就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追寻理想的路上义无反顾。
每一次选择都是梦想的投射,喜欢和认定的事要坚持走到底,不要怕“撞南墙”。如果因为前路难、风浪大就轻言放弃,我们可能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正如鲁迅所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年轻干部“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前路漫漫亦灿灿”。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里,即便面对再汹涌的风浪、再艰险的关隘、再激烈的斗争,也要依然信念如磐,像勇士一样战斗,经受住“大浪淘沙”的考验。
不过,勇敢追逐梦想,并不等于丢掉敬畏心。年轻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党纪国法。哪些事可以做、应该做、大胆做,哪些事不能碰、不要碰、决不碰,都必须镌刻在内心深处。只有这样,年轻干部的热情活力才能被更充分地激发,我们这个时代也一定会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