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金融海外投资“火中取栗”
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寻找机会也要关注风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健君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不断放大,国际上一些金融资产迅速贬值;再加上国内银行股普遍的市值高估,“去买国外价格相对便宜、资产回报率又可能较高的金融资产”,正逐渐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兴奋点。
“中国的国有银行应该去国外狂买信用资产”,前摩根斯坦利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不久前曾发出这样的呼吁;
“实在是太便宜了……这是十年不遇的机会,”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也鼓励以中国投资公司为首的金融机构,对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海外金融资产“下手”。
随着花旗、美林、汇丰和摩根斯坦利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被次贷危机“拖下水”,在不少国际金融咨询机构和专家“出海捡便宜”的鼓动下,掌握着大量资金的国内金融机构,开始介入动荡的全球金融资产市场。
11月28日,平安保险集团以18.1亿欧元收购荷兰富通集团4.18%的股份;10月25日,工商银行以约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10月8日,民生银行以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联合控股9.9%股权;8月14日国开行以22亿欧元收购英国巴克莱银3.1%股份;5月22日,当时还未成立的中投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黑石近10%股份……
“中国金融机构表现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不要忘记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非常混乱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风险,切忌‘火中取栗’掉进陷阱。”针对国内金融机构这股强烈的“出海”冲动,一位金融监管部门高层官员向《瞭望》新闻周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按照他的分析,目前次贷危机的风险还处在释放过程中,真相远远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这个时刻,国外金融资产价格表现出的相对便宜,需要考虑很多风险因素。因此,必须在收购前,分析清楚自己的实力和需求,调查清楚标的的各种可能风险,力戒盲目出击。”
冷静识别“出海”时机
“内地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是不是在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做了最恰当的选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中国银行一位相关人士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目前国内已经实现的各类海外股权收购事件,“仍然是勇气多于智慧。”
他以平安收购富通股权为例发表了个人看法。富通集团(Fortis)是一家活跃于世界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的国际性金融服务集团,也是欧洲持有和发行CDO(债务担保债券)最大的金融机构,更是欧洲就美国次级房贷债券最进取的持有者之一。因此,今年4月以来,富通集团受到次贷危机巨大压力,股价一度从最高34.81欧元跌至11月28日的17.83欧元,跌去了近49%。
“如果说富通目前的股价是次贷危机影响充分释放后的价格,那么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介入机会。”这位对欧洲金融市场有10年实战经验的投资管理人员,希望平安对富通的尽职调查已经足够详尽,“否则,在风险没有充分暴露的时候,平安将所有海外投资组合中近1/3的资产,投资于一家公司而且仍被次贷危机阴影笼罩的公司联系在一起,有些过于大胆。”
在他看来,关键是整个金融市场还纠缠在仍然看不见底的次贷风波中,而且糟糕的情形越来越超出市场的预期。美联储数据显示,短短半年不到,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便新出现了2800亿美元债务。
而且,10月底以来,欧美金融市场风险已经从高风险抵押贷款蔓延到购车贷款和信用卡。不但金融机构,而且近日已经“燃烧”到类似佛罗里达州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这样的政府公共基金。甚至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高峰将在2008年6月份以后出现。
“以前从来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过如此严重的问题”,令这位有着欧洲债券市场经验的人士最感吃惊的是,“到目前为止,风险的扩大一次又一次超出了欧美金融监管机构的估计,某种程度上暗示次贷危机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失控嫌疑。”
这种情况下,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水平还极为有限的国内金融机构,绝不应该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市场的险恶。他指出,即使“捡便宜”,也应该选择在市场风险和情绪已经稳定的时候,而不是风险继续在加重的现在,“那好比空手去接一把落下的利刃,再危险不过。”
再看黑石
当然,令国内金融机构坐不住的消息实在不少。
11月26日,阿联酋政府拥有的阿布扎比政府投资局(ADIA),一次性向深受次贷危机伤害的花旗银行注资75亿美元现金,换取4.9%的花旗银行股票,成为其最大股东。据标准普尔数据分析,来自中东和亚洲地区的投资基金今年估计已经投入370亿美元,用于购买西方金融公司的股份,是2006年金融类股方面投资额的4倍。
目前,国内市场一份非常流行题为“中国不应错过抄底全球金融业的双赢机会。”的分析报告对此给予了回应,“中国是流动性过剩,西方则是流动性紧张;同时,中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西方则供给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既提供资本,又提供市场,对方贡献股权和全球经营管理经验与成果,理应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对这个所谓的“双赢”持保留态度,“如果面对的是信息对称和市场对等的国际金融环境,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否则,就是一厢情愿。”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这一点,中投公司对全球最大私人股权企业——黑石集团的股权收购是一个值得解剖的案例。12月3日,黑石集团股票价格收盘于21.6美元/股。以此计算,持有黑石集团近10%股份的中投公司账面亏损已达8.18亿美元。
“关键不是账面浮亏,任何有眼光的投资都可以承受一时的股价受挫。问题出在30亿美元投资黑石集团的大单子,准备工作是不是足够充分?投资调查是不是足够尽职?决策是不是足够严谨?”对半年前这次惊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型投资,一位掌握事件具体细节的金融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PE(私人股权)游戏素来讲求低调和“密室文化”,PE们对公开市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心存抵触。但令业界吃惊的是,今年2月底还激烈抨击PE上市的黑石集团CEO施瓦茨曼,三周后突然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除了圈钱套现,人们想不出黑石放弃不受审查的自由状态跑到监管严格的证券市场还有别的什么理由。”于是有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上市是黑石内部的一次利益再分配行为,“黑石预见到了接下来周期性信贷紧缩的到来,见势不妙想趁私人股权行业生意兴隆,且股票市场处于高位时将部分黑石股份变现。”
而事实上,黑石上市前后的这些传言似乎也变成了现实:黑石两位创始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在公司上市当天便共同套现25.6亿美元,也就是说黑石从股市中募集的总共41亿美元中,有62.4%的资金流进了二人的口袋。
这位人士质疑中投公司在入股黑石前,是否听到了这些曾令华尔街时刻关注的焦点议论,事实上中投公司的投资决策时间显得非常短。当黑石集团6月4日第二稿招股说明书补充风险提示——“公司所有或部分的资本收益、一般收入都可能随着某些可能的立法、司法或行政方面的变动,以及其法律追溯的不同解释而变化”出现后,对此一无所知的中投公司已有30亿美元入账黑石。
其结果就是,黑石上市当天,十几名民主党人递交拟将附股权益的税率从15%提高到35%的“黑石提案”,沉重打击了PE行业的市场前景。三天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从此,黑石股价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没有任何表决权的中投公司也一直处在不断扩大的浮亏状态。
力戒浮躁心态
曹红辉认为,提出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并非否认或者限制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地“走出去”,而是提醒其在“走出去”之前,“想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劣条件,从而避免只见利益而不见风险的投机心态。”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最薄弱的环节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不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规则。也因此,国内金融界流行一种“股东文化”,即“承认自己的不足,把经营管理交给别人,在国际金融市场做资本给予者”,认为“以股东身份,一样可以学习和分享国际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分享别人的全球经营管理成果。”
“这等于说自己不懂出牌规则却希望别人帮忙打牌来赚大钱,完全是异想天开。”曹红辉强调,国际金融市场规则是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必须下大功夫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如果出牌的游戏规则都不会,怎么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让他担心的是,这方面的不足继续在恶化。这位参与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国际战略规划的学者告诉本刊记者,“我可以负责地说,海外上市这么多年,国内目前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独立起草一份符合国际规则的招股说明书。”他认为,这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二是风险控制能力差距大。对此体会深刻的中国银行研究员王元龙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十七大报告三次提到风险控制问题就是要给金融机构以警示。”
他指出,我国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经营环境的改善、监管的不断改进,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幅下降到5%左右,但与花旗、汇丰等国际先进银行的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可即便如此,花旗、汇丰也出事了”。
三是国际金融人才匮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解决之道一是引进、一是培养,“引进虽然很重要,但光靠引进解决不了中国的巨大需求。”他对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引进”压倒“培养”的“走捷径”方式持保留态度,“前不久楼继伟董事长谈到CIC(中投公司)要从华尔街引进人才。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付得起钱吗?二是有用吗?”
他分析说,引进人才成本很高,中国过去往往引进了一些在华尔街不成功的人,而且要价很高;其次,引进的人才不一定适用。他指出,“局外人”看不明白复杂的中国金融机制和利益需要,“走出去”还是需要立足于培养自己的人才。
最后,曹红辉送给正在积极“走出去”的国内金融机构八字建议,“铁嘴钢牙木头屁股,‘铁嘴钢牙’是要练一身过硬的功夫,‘木头屁股’是把握机会时要坐得住、要有耐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