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9月30日文章:日本人为何要买洛克菲勒中心? 日元升值之后,日本到美国大量投资,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洛克菲勒中心等,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日本当时为什么要买美国的资产呢?著名的财经作家Michael Lewis在他的一本小书《太平洋断裂》(Pacific Rift)中写出了一些有趣的内幕。
是为了海外扩张吗?日本的房地产公司不像其制造业企业(比如索尼)一样,必须寻找海外市场,其主要客户都在日本国内。而且,1986年之前,日本人从来没有买过大的美国地产。1986年三井斥资6.1亿美元,买下埃克森大厦(Exxon Building)。之后,三井声称,要将25%的资产配置在日本之外。当时,三井的总资产为3.1万亿日元,约合250亿美元,其海外资产大约占10%,也就是说,还需要增加海外投资30亿美元资产。但三井的海外投资一直是亏损的,明知亏损,为什么还要坚持投资海外?美国人说,这简直就是神风特攻队一样的自杀行为。
是因为日元升值?那也不对啊。日本人一定也有预期,日元会不断地升值,因此该做的是长期投资,为什么一定要在短期内着急忙慌地把钱都花掉?
在日本的企业里,股东没有什么发言权,管理层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三菱买洛克菲勒中心之后,其股价跌了60%。但是,人们听不到股东的怨言,只听到竞争对手的嘲笑。
那三菱、三井的房地产企业为什么要到美国买洛克菲勒中心呢?
Michael Lewis的解释是:随着日本的房价上涨,房地产企业越来越依靠黑社会,最后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jiageya,即“土地鲨鱼”。这毁掉了日本房地产企业的声誉。从一流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到房地产业就业,所以日本的房地产企业就到海外投资,以这种方式雇佣海归。其实,招进来的海归人才呆在国外,天天无所事事。日本房地产海外投资,是为了在国内竞争,一是拉拢人才,二是树立形象。
亏损并不可怕,因为大家都亏损。但如果落在别人的后面,那就太没面子了。当时三井买下埃克森大厦之后,其竞争对手住友和三菱都觉得颜面无光。住友很快就买下了第五大道666号。三菱想到购买洛克菲勒中心,压倒三井。三菱和三井为了购买洛克菲勒中心,展开了殊死拼搏。三菱雇佣了一家德克萨斯公司评估洛克菲勒中心的价值。三井雇佣了高盛(Goldman Sachs),两天之后三菱就雇佣第一波士顿。三井用伟凯律师事务(White and Case)做法律顾问,很快三菱就雇佣杜威律师事务所(Dewey Ballantine)。三井雇佣阿瑟·杨国际(Arthur Young)做会计顾问,三菱就雇佣了恩斯特·惠尼事务所(Ernst & Whinney,当时的全球四大之一),但极具讽刺意义的是,Ernst & Whinney刚刚被Arthur Young兼并(即现在的安永 Ernst & Young)。三井带了五台复印机,三菱带了十台。在全球市场上,三菱和三井继续着后院的战争。
为了显示志在必得的决心,三菱开价8.46亿美元,购买洛克菲勒51%的股份。三井心里的开价只有4亿美元。这是商业史上差价最大的报价。
Lewis的书中有一首打油诗,可博一粲。
“日本人见人就说:‘请’,
他最懂得礼节。
他爬进邻居的花园,
微笑着说:‘请您谅解’。
他鞠了一躬,带着友善的笑,
让他的饥饿的家人都进来脱鞋。
他又鞠了一躬:
‘太对不起了,您的花园现在归我们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一个美帝国主义者写的诗。
注:Jiageya:字面意思为“提高土地价格的人”,又称“土地鲨鱼”。这些人往往使用暴力手段,把原来的居民从自己的住处赶走,为大的房地产开放商提供成片土地。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产价格繁荣,开发商和原住户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雇用“土地鲨鱼”的做法也逐渐流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