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到来,大量应季水果集中上市,快递保鲜费该不该收再次引发争议。据媒体报道,保鲜费并非冰袋等冷媒包装,而是指优先派送服务,有快递公司按照寄递距离收取3-5元增值服务费。
消费者于是就投诉称,所谓优先服务是怎么优先?究竟能快多少并不明确,保鲜费支付得不明不白。刚刚入局生鲜寄递的某速递则宣布生鲜平价寄,提供保鲜服务但免收保鲜服务费。
基础快递费用之上再加钱,大多就属于增值服务或者“特权服务”,比如更好的包装、更快的送达、更高的保价、面对面送交之类,这个在经济现象中也是常见行为。因此对食品生鲜程度的保障,也一定有它的市场需求,只是有人视而不见,笼统用免费掩盖而已。
这个需求越大,就会刺激供给链条在人员、物料、装备上做出跟进,边际成本也会随着规模增加而降低。正如人们通常收到生鲜食品都会有一堆冰袋甚至泡沫保鲜盒。这些额外的成本在一定情形下甚至可以在运费总和里就消化了,不会让消费者额外感知和支付。
如今,单独的保鲜费提出,既可以理解为是市场需求催生的高阶需求,也可以看做快递物流企业尚未能消化和降低成本,于是提出的分层付费服务。既然是分层,必然就要在效率和质量上要求更高。比如比通常时间早一天半天、不能出现融化解冻现象、到达时箱内温度必须低于户外温度等。
那么实际上是不是能够做到,这其实是存在信息差的。交付人其实很难监控收货人的实际收货时的状态,保鲜到几度更是无从量起。如果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严密、人力与设备无法应对大客流的时候,冷链也是会掉链,冰块也会变冰水的。
因此,物流快递提出的保鲜,不但是服务项目和收费项目,同时也应该是品牌承诺和效率认证。它是对一个企业能力边界的挑战,也是优秀企业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机会所在。优秀企业能够在保鲜和效率上做到极致水平,获得客户认可。那么即使是收费项目,也能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并构筑企业的品牌护城河。至于二线企业要竞争,或者只能免费,用泡沫代替冰盒,争夺只要廉价的消费者;或者参与收费,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最终还是在给领先的企业做陪衬。
安全感是城市人最匮乏的,额外的收费就是要打造安全感。所以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是要往上卷的,卷品质、卷效率、卷满意度、卷确定性和安全感。在创造行业标准和样本之后,收费就成了“顺便的结果”。相反,经营形态落后的跟不上节奏,就只能靠低水平的体力去拼。即使降低收费,消费者也未必埋单。毕竟,谁会希望收到融化的雪糕呢?于是宁愿提早选择收费但更有时间和服务安全感的模式,这终究可能也会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施晓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