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笼罩下的北京西二环(2月15日摄)。爆表!爆表!爆表!元宵节以来的3天中,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同时,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 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安蓓)爆表!爆表!爆表!元宵节以来的3天中,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同时,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
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
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谁是雾霾“真凶”?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建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引发社会广泛争论。尽管中科院很快作出回应,称研究严重低估城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率。
但该研究再次引燃雾霾频发一年多来始终未能解开的成因之惑。到底谁是雾霾“真凶”?
“中科院的这项研究只是众多研究中的一项,每个研究都有其特定的条件。目前关于雾霾成因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希望公众能够理性看待某个特定的研究结果,不要绝对化,更不要与其他研究相对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
“公众要理性看待数据,科学家更应理性一点。我们对治理的过程一直在跟进,现在的工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敏说,PM2.5的来源是呈现多样性和变化的。方法上,做雾霾源解析应多用几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时间上,需要一年以上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做大量的污染源分析,还要有一定的研究模型。同样监测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不容忽视的一个现状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发达国家近百年来经历的大气污染问题的集中体现,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在国际上未有先例,也没有成熟的控制经验可以借鉴。
环保部已开始“出手”污染源解析。根据安排,到2014年6月底前,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个城市将首先完成污染源解析的初步结果,到2014年年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完成污染源解析的初步工作,解析结果将适时向公众公布。
1月7日,贵阳市市区笼罩在灰色的雾霾中。爆表!爆表!爆表!元宵节以来的3天中,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同时,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 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限”“堵”手段,权宜之计还是治本之策?
以“大气污染国十条”的发布为标志,中国扣响了向PM2.5宣战的“发令枪”,全面打响呼吸保卫战。
然而,不断强化的以“限”为关键字眼的治理手段背后,是公众越来越强烈的质疑——这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治本之策?
2014年起,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后,天津市开始实施汽车限购政策。
郝吉明说,关于雾霾成因的研究基本认可了机动车污染在千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贡献。在这类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使用频率以及密集度都很高,机动车污染贡献占据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控制汽车总量不仅是控制机动车污染的一招,也与缓解交通拥堵、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导向相关。
“但必须认识到,在行政手段之外,以经济和市场手段促进机动车管理乃至整个雾霾治理仍有很大空间。”郝吉明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说,北京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尚未形成,道路设计不够合理,车流主要集中在大路上,而作为疏解交通毛细血管的小路却发展不够充分。
“拥挤的人口、拥堵的交通、输入性生活消费、脆弱的环境自净力,再加上城市本身的热岛效应,如果防控措施跟不上,城市环境必然日益恶化。”林家彬说。
雾霾频发的背后,是亟待转型升级的产业结构、亟须调整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亟待改变的生活生产方式。
以汽车尾气治理为例,相对于私家车,公共交通在环保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日本重视依靠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副中心发展,经过多年建设,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
显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给市民公交充分尊严,要比单纯“限购”“限行”更能治本。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说,便宜、便利、有尊严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多数人冷落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主要原因。
“探索雾霾治理之路,简单的‘堵’或‘限’已难以应对。这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实现社会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
1月6日,广州市区被雾霾笼罩。爆表!爆表!爆表!元宵节以来的3天中,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同时,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 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新华社发 郑凯夫 摄
破解“雾霾”困局,你我共同的责任
面对频发的雾霾,有网民调侃说,在PM2.5面前,人人平等。而无法忽略的另一面,是每一脚油门、每一根燃烧的秸秆、每一串红红火火的爆竹背后,都有我们对PM2.5的“贡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生态文明的关注,到政绩考核体系的改革,各级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动力前所未有地增强。而另一方面,每一位公众在这场“呼吸保卫战”中的主动性能否充分调动,仍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推动环保的动力更多来源于上级机关,是自上而下的。而国际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动力来源在环保治理中效果更加明显。”林家彬指出。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各级政府要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治霾手段,驱动治霾的努力成为每个个体自觉的行为。”
在这场大气保卫战中,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我国已着手建立区域协作联动机制,在全社会树立同呼吸、共奋斗、大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只有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环保事业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持续向前。”
北京东三环国贸桥附近的建筑和道路(1月16日摄)。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一列火车在南京的雾霾中穿行(1月18日摄)。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新华社发 王岩棣 摄
雾霾笼罩下的长沙橘子洲大桥(1月31日摄)。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这是位于福州市中心屏山公园内的镇海楼(1月26日摄)。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