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一天傍晚,山西左权县农民任炎富,在寻找一个柏树根时坠崖身亡。柏树根学名崖柏,近年因为畸形的市场炒作,这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声名大噪,身价倍增,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疯狂盗伐。统计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因此坠亡的确切数字已近20例。(4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农民不惜铤而走险,游走在道德、人性和法律的危险地带。市场监管乏力也好,法律不健全也罢,一旦违规成本不高、失范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规训与惩罚,“舍命盗崖柏”就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为社会运行增添了风险因子。
如果说盗伐崖柏是一种罪恶,惩罚的板子却不能全部打在农民身上。围绕着崖柏,收藏者、商贩、金融机构、加工设备厂商等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农民只是这个环节中最弱势的一环。坠亡惨剧层出不穷,农民却为何前仆后继?当下农民面临着向上社会流动困难、人生突破难以实现的成功困境,盗伐崖柏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
著名文化学者梁鸿认为,我们整个时代都是一种追逐利益的价值趋向,农民自然也参与其中,传销也好,盗伐崖柏也罢,都承载着农民的发财梦,只不过是以一种扭曲失败的方式呈现出来——农民也有获得金钱、权利和尊重的需要,渴望迅速摆脱贫困带来的自卑、不安全感和身份的缺失,盗伐崖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诱惑性的通道,为“一夜暴富”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种地收入微薄,即使外出务工,当地农民依然难以过上丰盈的物质生活。一个又一个的暴富神话,刺激村民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你挡我推,法不责众,剑走偏锋、蔚然成风的最后,便是盗伐狂潮。即便是接二连三的坠亡惨剧,也抵不过崖柏身价诱惑。那些在财富面前迷失的农民,早已将风险防范置之度外;更让人痛心的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村民独自去盗伐,将自身置于极大风险之中。
拓展市场监管网络、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固然能够提高违规成本,却难以根治“舍命盗崖柏”。只有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机会和待遇,完善社会保障,给予农民更多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获取财富的渠道,优化农民的生存生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舍命盗崖柏”的艰辛与悲情。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是非、伦理、价值都是要以尊严为支撑的,当尊严得不到维护时,社会底层沦陷甚至堕落的过程也就悄然开始了。正视农民发展困境下的畸形发财梦,通过“制度补血”来为农民提供多一些安全感和保障感,“舍命盗崖柏”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