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适,原因,河南人。”
今年,23岁的河南姑娘闫文投出简历,应聘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的职位,却在次日收到这样的应聘回复。闫文认为自己的平等就业权利受到侵害,决定起诉招聘单位,要求该公司登报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6万元。杭州互联网法院已受理此案,并定于11月26日开庭。
说实话,这些年已经不知看了多少有关地域歧视的新闻了。在道德正当性的问题上,相信没有多少人认为地域歧视站得住脚。可是,不管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跨度上看,“地图炮”都像是牛皮癣,久治不愈。
这里的人就是抠,那里的人骗子多……“地图炮”这一过于简单的划分,其实是思维和行动懒惰的表现。这样的懒惰,给被歧视者带来不少伤害和困扰:小到被扣上能喝酒的帽子,大到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甚至受到人格和名誉的侮辱,不一而足。
近年来的无数案例证明,只有像闫文这种一次次的“死磕”和较真,才能灭掉地域歧视的嚣张气焰。
诚然,对于地域歧视的问题,难以一招根治。正如有人所说的,在讥诮和歧视之间,往往是模糊的界限。不过,也许对于哪些可以说我们或有疑问,对于哪些绝对不能说、绝对不能做,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底线。对此,既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护机制,也要有人去使用法律这根利剑,为声明自己的权利“较较真”。
2005年,深圳市龙岗分局派出所所在辖区内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等条幅,被河南籍公民任城宇和李东照状告,最后赔礼道歉,成为“地域歧视第一案”。2016年,主持人胡伟在微博上屡次对河南人进行语言攻击,郑州市民井长水起诉胡伟,又为以“公益诉讼”反击地域歧视提供了样本和示范。
可以说,这些人的努力绝不是做着西西弗斯式的无用功,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死磕重申着反对地域歧视,也一笔笔加重着当代社会的文明刻度。而除了诉诸法律,大众媒体和社会教育也不可缺席。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地域歧视开始“转入地下”,进入暧昧不清的“你懂的”范畴。它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玩笑之中,也渗透在大众传媒的刻板印象塑造之中。
很多时候,大众媒体的娱乐性消解了这一议题的严肃性。比如,文艺作品里加上一些“地图炮”的笑料,被认为无伤大雅;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将犯罪嫌疑人的籍贯拎出,吸引读者注意力。这些操作,无疑正加深着地域偏见的沟壑。
而要想解决地域歧视的痼疾,就需要在公共讨论和表达之中保持审慎,有所忌惮。对于媒体来说,更需要营造平等尊重各个社会群体的舆论环境,避免过度简化和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群体。
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之中,也应适当嵌入反“地图炮”的课程。青少年往往是形成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让未来的希望成为“地域歧视狂魔”,父母和学校应当在教育的过程中传达正面的价值观。比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言论的尺度,在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入地域歧视的案例分析,等等。
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在亲属、地缘关系之中,人们总会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他者的偏见通常也会被逐渐放大。只有通过法律、教育和媒体的一次次死磕,才能逐渐敲碎充满偏见的壁垒,治好地域歧视这一“牛皮癣”。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