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及储备工作情况。
防疫物资产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能达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达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达40万台。
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企业也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
向国外供应呼吸机近1.8万台
大规模增产短期不可能 长期有困难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近2.9万台,其中向湖北供应近1.8万台,含有创呼吸机3000台;向国外供应各类呼吸机近1.8万台,含有创呼吸机4000多台。目前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都在加班加点,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与国际上各采购方进行商务洽谈。
同时,我们呼吁各界对中国呼吸机的产能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情况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的周产能约2200台,产能不足全球五分之一,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求不现实;有创呼吸机是高端医疗装备,设计生产和临床验证都必须经严格准入和认证,周期很长,主要零部件供应受到一定冲击。因此,疫情背景下,通过扩产、转产实现大规模增产,短期看基本不可能,长期也有困难。截至3月底,共有100多个国家和组织向我国提出防疫物资需求,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根据工信部对驻外使领馆电报的梳理统计,截至3月底,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方提出相关物资需求,涉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测温仪、呼吸机、药品等。国务院已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我们将配合外交部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组织落实相关物资的生产供应工作。
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医疗物资产能提升,黄利斌:目前,中国企业加班加点,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但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例如,呼吸机生产受到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制约,防护服保供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外疫情蔓延加速的时候,我们愿意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