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卫健委首次公布了全国累计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数量——6764例,其中境外输入588例,累计转归为确诊病例1297例,累计解除医学观察4444例,尚在医学观察1023例。
4月1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4月14日,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自1月20日以来,首次无现有确诊和疑似病例。武汉现有确诊病例降至200例以下,全国本土新增10例确诊病例和54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两周以来最高。
米锋提示,要守好社区、发热门诊、流行病学调查三道防线,继续推进公共场所科学精准防控,堵住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764例,其中境外输入588例,累计转归为确诊病例1297例,其中境外输入251例,累计解除医学观察4444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10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23例,其中境外输入228例。
从4月1日开始,国家卫健委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而公布全国累计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总数,则是首次。
9省市同步开展无症状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无症状感染者顾名思义是没有症状,但其核酸检测是阳性,带有病毒。我国专家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存在潜在风险。
从1月28日,我们就把它纳入到防控方案,全国统一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其中包括两小时内报告,24小时内要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贺青华解释,之所以要在24小时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医学调查,是要尽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要对他们采取跟无症状感染者同样的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了症状,马上将其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贺青华透露,目前我国已组织专家团队在9个省市同步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的了解其传播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致病的规律,为完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其可能的传染风险。
五个途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发布会上,贺青华介绍,目前,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第一,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密接进行主动检测发现。
第二,聚集性疫情调查过程中,开展主动检测。
第三,在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相关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
第四,对入境人员进行主动检测。
第五,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主动检测发现。
从1月28日第三版防控方案发布以来,全国采取统一行动到目前为止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总数是6764例,其中,有1297例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症状就转为确诊病例;还有4444例在14天医学观察期间,经过两次PCR检测呈阴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医学随访没有问题,解除了医学观察;剩下的1023例仍在医学观察之中。
影剧院游戏厅等娱乐休闲性场所应暂不开业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介绍,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降到最低有一些策略,主要包括:针对生活服务类的场所,或者是开放式的场所,关键是要控制人员的数量、人员的流量,同时要减少人员的聚集,或者是近距离的交谈。
同时,对于影剧院或者是游戏厅等娱乐性或者是休闲性场所应暂不开业;大型的体育活动、展览、展会,也应暂不开展。
另外,针对目前境外输入的情况,要严格落实境外回国的航空运输,包括口岸的检疫以及到达目的地后专车接送等防控措施,必须要严格实施和严格监控。
针对一些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特殊的机构要继续加强监管。对于服务从业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
何时能摘口罩?中国疾控中心答案来了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介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但是低风险不是没有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境外病例输入的风险,面临着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风险,面临对无症状感染者还处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阶段,在此情况下,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不是简单戴不戴的问题,而是要把它和整个防控措施统一考虑。
第一、普通公众在家、在户外以及没有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如果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应戴好口罩。
第二、一些特定场所的工作人员,比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等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戴上口罩。
第三、一些重点人员,包括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回国人员等应戴上口罩。
第四、一些职业暴露人员,比如医护人员以及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保洁人员、服务员等人群,工作时也应该戴口罩。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