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公报的增量信息
从公报提出的目标可以看出,此轮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延续和深化。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可以认为此次改革方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升级版,同时本次的公报给出了改革完成的时间点,2029年建国八十周年之际。
从重点任务的排序和相关表述来看,有以下几点增量信息:
√1)首次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优先于“活力”,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侧重点不同,从十八届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到二十届首次提出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更多强调社会主义,比如创造更公平更有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我们理解“效益”并非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综合效益;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强调的是“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从市场体系的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并且公报在发展和安全部分,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总体要求的侧重点方面,需要我们自行体会。
√2)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新型举国体制下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会议重点任务的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是“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主要手段,特别是“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可借鉴的案例。
√3)取消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单独段落,统一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可能意味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不强。
两次会议均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但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此次会议重点是“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包括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稳定宏观税负、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基本稳定的大背景下,财税改革的力度可能并不会很强。
√4)“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后续成熟试点有望加速推广。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在吉林、江苏、浙江等11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目标在2025年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在5月24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城乡融合发展也是汇报议题之一,因此推测各地已形成一批成熟方案,未来有望在全国加速推广。
√5)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表述相同,“以开放促改革”仍是政策基调。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相比新增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首次出现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是制度型开放的应有之义,而我国也已经在2021年递交《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申请。
√6)新增“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再度提升。
公报共有两个段落讲到安全问题,一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二是在分析当前形势时讲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2014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概念,在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均有强调,首次出现在三中全会的改革文件中,足见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对于市场的一点思考
首先就公报本身来说,对当前经济形势着墨较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在历年的三中全会中是很罕见的。
并提出“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这可能也是7月底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的主基调。考虑到二季度GDP增速低于5%的全年目标,稳增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上升,预计三季度将在内需端加大政策力度。
其次是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指数在近期出现调整,人民币的压力开始释放,这几天从7.31升值回到了7.27,升值的并不流畅。
其原因在于人民币资产的资产回报率在下降,即使汇率压力变小,但优质资产有限,加上俄罗斯要绕过中间商直接和川普谈交易,这些都是对于人民币无形的压力。
不过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国内的政策空间,这个的预期差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最后就是虽然货币政策偏稳健积极,但短期内全方位的大放水暂时是看不到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明白,当前的通缩状态短期不会有改善,国内通缩、欧美滞涨将会是我们接下来将面对的宏观背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