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密切相关。确实如此,民众普遍关注的“事情”“问题”“事项”,一般被形容为“急难愁盼”,不仅仅是具体而微的烦心事,麻烦事,有些稍微抽离出来,也是周期性与苗头性的,还是趋势性和倾向性的,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公共生活,这些都连接着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具体的家庭,一个个具体的企业。
“高效”“办成”,可谓是抓住了政务服务的底层逻辑。对于民众来说,“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意味着要尽可能提升办事效率,节省办事时间,减少办事成本,相关环节的手续与材料,能少则少,能省则省,节奏要快,效率要高,关键在于“办成”。这些事情,不管是快速办理,联合办理,还是重点办理,总之都要“高效”,不要拖拖拉拉,不要拖泥带水,服务的“颗粒度”,服务的“品质感”,直接关系着民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
曾几何时,民众“办事”,时常遭遇所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说不定还得“请客、送礼、走后门”,不少企业办事“走弯路、走回头路、走冤枉路”,相关办事、办证等备受折腾的新闻不绝于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屡见不鲜,人为设绊、制造障碍、“踢皮球”等现象更广为社会诟病,《人民的名义》中那个“半蹲式”的办事窗口,也成为一种特别的“意象”,真实而荒诞。这种折腾,既有违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执政精神,也不符合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政治定位。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近年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从上海的“一网通办”到北京的“接诉即办”,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到山东济南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都在聚焦突出问题,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协同配合,追求细微创新,效果明显,不仅极大便利了当地民众与企业,还成为当地的政务服务品牌,引发系列的改革创新。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范畴,整体有所推进。
以上海为例,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网通办”的关键制度安排,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突出整体再造,强化系统重构,最大限度简化优化业务流程。据报道,2020年,“一网通办”推出小孩出生、医疗付费、企业职工退休等15个“一件事”;2021年,进一步重点推进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居住证办理、职业健康等12个“一件事”。
当然,正如国常会所指出的,要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梳理一批重点事项,及时复制推广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不懈,狠抓落实,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一方面,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效。通过调研,发现与发掘出更多的实践探索与服务创新的真实案例,发现“微创新”,警惕“伪创新”,适时评选,形成政务服务比学赶超的风气。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负面典型,对于那些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现象,加大督查、问责,该激励的激励,该督促的督促,该问责的问责,整治不正之风,反向助推良性循环。(高明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