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印发 协同京津冀 三地一盘棋
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对于打破三省市“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规划为指导,审议通过了各自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打破“一亩三分地”限制
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有序推进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科技等一批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实施。
《规划纲要》及一批专项规划的实施有序推进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功能疏解先行启动项目顺利推进,一批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已外迁,部分学校、医院等有序向外疏解转移,北京市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市通州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明显进展,一批高速公路“断头路”、国省干道“瓶颈路段”正在打通或扩容,一批产业合作园区和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进一步强化。同时,体制机制改革、常新驱动和重点领域区域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总体看,三省市自觉加快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正朝着协同发展的目标迈进。
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李燕认为,《规划》作为首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将为其他地区探索统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紧密结合三省市实际
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统筹规划
2015年4月以来,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启动编制,坚持“三地一盘棋”的指导思想。
《规划》以《规划纲要》为基本遵循,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统筹规划,在城市群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交通设施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一体化布局,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同时,《规划》将《规划纲要》内容实化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并对整体内容作进一步拓展,统筹谋划未来五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革开放等重点领域发展任务。
注重规划间的协调对接是编制的一大原则。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认为,京津冀“十三五”规划既注重了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又加强了与有关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更紧密结合京津冀三省市的实际。
以北京为例,《规划》紧紧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规模调控与创新发展统筹推进,加快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强化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规划》明确,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到2020年北京市拥堵明显缓解,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完成,区域交通信息共享共用程度跃上新台阶;空气质量与水体水质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区域间要素流动更加顺畅,重点产业合作项目和合作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新局面。卢彦认为,实现这些目标,正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由之路。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说,《规划》的实施将推动未来河北在承接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交通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实现重要突破,同时在公共服务上缩小与京津发展差距。
重点从九个方面着力
到2020年京津冀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
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多处着力。《规划》制定了9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
首先是创新发展,要将京津冀地区打造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重点是培育创新载体、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和功能,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各级各类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增强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推动创新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二是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三大沿海战略功能区、五条协同发展带和六条优势产业链培育和建设。做强做优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三是互联互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提升交通绿色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是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重点是构建区域生态屏障,推动京津保地区过渡带成片林地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水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其余重点发展任务还包括:共享发展,推动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推动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依法行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放发展,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深化改革,打造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等。
“《规划》将互联互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等作为重点任务,这无疑将使京津冀在要素流动、人员互通、生态改善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李燕说。(记者 赵展慧、贺勇、朱虹、杨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