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助民企跨过“融资高山”——访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
新华社记者许晟
当前民企融资难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怎样服务好民营企业?缓解民企融资难的难点在哪?如何构建长效机制?对此,记者日前专访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
短期着重为民企“输血”
“服务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既是中国银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尽义务,也是中国银行‘建设新时代一流银行’的应有担当。”陈四清说。
近段时间,服务好民营企业是各大商业银行的着力点。自9月开始,中国银行已对千余家企业开展问卷调研,对百余家企业开展非现场调研,召开多场座谈会,倾听民营企业诉求。
11月,中国银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目前其中大部分措施已得到落实,少部分措施因涉及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建设等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落实过程中。”陈四清说。
他说:“短期内,要着重为民营企业‘输血’,通过风险可控的续贷、债务重组等再融资方式,帮助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并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长期看,要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的‘造血’能力。”
多年来中国银行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发展。“包括为民企跨境贸易提供支持,服务民企‘走出去’,创设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发展村镇银行服务民企,利用股票发行承销等优势为民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等。”陈四清说。
中国银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支持民营企业授信客户5.37万户,贷款余额1.53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累计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结算支持9155亿美元;村镇银行累计服务中小微客户178万户,为22.45万个客户发放贷款859亿元。
强化全方位多维度风险管控
在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的同时,如何确保风险可控是各大银行关注的话题。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加大了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也要处理好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陈四清说。
他说,要在总体风险基本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前瞻性引导,助力扩大客户基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行业授信组合管理,逐步提高银团贷款占比。多措并举,帮扶暂时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脱困。
具体来说包括,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优质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加大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专注实体经济领域的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强化民营企业综合信息互享互联和数据挖掘分析等。
跨过“融资高山”仍需长效机制
“要让民营企业跨过‘融资高山’,就需要建立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长效机制,这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一起努力。”陈四清说。
他说,金融机构要健全授信制度,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在指导思想、授信政策、准入门槛、授信管理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要通过‘砸门’‘拆墙’、补短板,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客户准入、授信审核、风险管理、尽职免责等政策,着力构建亲清新型银企关系,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陈四清说。
陈四清介绍,下一步,中国银行将开辟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9年计划新增贷款近千亿元;通过实施中长期穿透式考核,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企业提供融资和贸易便利化服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