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题: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提升全社会综合防范能力——专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9日,新华社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次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普查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就应急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这次普查首次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要素的“全集”调查。普查既涉及多个自然灾害类型的致灾要素调查,也涉及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要素的调查,还涉及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的调查,这些工作与以往开展的单要素、单部门、部分地区的调查有明显不同。
这次普查首次实现从风险要素调查到综合防治区划的链条式普查,契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内容设计上从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到防治区划,完成普查工作,将为各地区、各部门的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从今年起分两阶段实施普查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普查实施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主要是2020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级普查组织领导机构,落实普查人员和队伍,开展普查培训,开发普查软件系统,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指导下,开展普查试点工作。
二是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主要是2021年至2022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国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在普查数据采集后就可以立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中予以应用。
这位负责人介绍,通知明确,普查工作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本次普查参与部门多达17个,为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逐步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普查总体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普查实施方案,充分整合已有资源,配强人员队伍,做好普查各项工作。本次普查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领域技术单位、专业队伍和有关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等第三方专业力量的作用。
多措并举确保数据质量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次普查涉及的对象类型多,职责不同,但都要做好各自工作。一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既是普查实施主体,也是普查对象,要依据自身行政职能和本次普查方案中规定的职责,认真做好自身信息的填报,也要高效协调推动其他普查对象完成普查任务。
二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普查方案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普查所需资料,如实回答相关问题,不提供虚假信息,不隐瞒、伪造有关情况。
这位负责人强调,会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处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等信息的保护,严禁向任何机构、单位、个人泄露调查信息。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这位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普查数据质量,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形成由国家普查办统筹研究,地方各级普查办认真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合力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强化技术指导。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技术标准规范和方法要求,同时在普查软件系统中设计开发必要的质检功能和工具,支撑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开展。
再次是强化分级负责。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区分类分级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各部门(单位)负责本行业普查成果数据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普查成果按照县市级自检、省级检查、国家级核查的三级检查制度进行分级质量管理,各级普查机构都有义务核查下一级普查机构提交的普查成果,确保普查成果质量。
最后是强化执纪问责。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各级普查机构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