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12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恍惚在战火纷飞与岁月静好之间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你没必要提前太久去机场,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坐飞机了。”准备踏上漫漫回家之路时,我被以色列出租车司机这样劝道。
春节前夕,作为常驻巴以地区的记者,我暂时离开战地,回国稍作休整。在这片战火不断的土地上工作两年多来,我亲历几十起袭击事件和多轮巴以交火。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举世震惊。
我的驻在国以色列已遭1.4万多枚火箭弹袭击,而距离我的驻地几十公里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因战火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1万。
目前,冲突持续了5个多月,尚没有彻底停火的迹象。
自冲突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航班都已停飞,而中国仍保留了一条航线。长途飞行11小时后,我从深圳入境,加入了热热闹闹、期盼团圆的春运大军。在转机登机口,我看到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巴以冲突的新闻画面,那里战火纷飞、满目疮痍。
这一幕让我有点恍惚,头一天,我还和同事穿着防弹衣站在眼前屏幕里的世界。那天,我们面对加沙北部的片片废墟黯然无语;那天,我们在加沙边境被以色列军方劝离危险区域;那天,我们还在加油站偶遇了一个刚从加沙地带撤出的以色列预备役士兵,他在上战场前是一名戏剧演员……
从屏幕里走到了屏幕外,从混乱的世界回到了和平繁荣、喜迎新春的祖国——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这种恍惚感持续将我笼罩。春节期间,我回到了家乡山东淄博,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让我想起密集的枪声;飞速升上夜空的烟花,会在我眼中幻化成来袭的火箭弹。尽管知道这是在祖国与亲人欢度佳节,我却依然会不由自主眉头紧锁、内心紧张。
正是因为一次次奔赴战火最前线,才让我有了如此过激的心理反应。5个多月以来,为了能够有最直观、最全面地体验和观察,从频繁遭到火箭弹袭击的加沙地带附近,到交火不断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再到南部被也门胡塞武装远程导弹袭击的红海一带,凡是能够抵达的战地一线,我都多次探访过,也遇到了无数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平民。在巴以地区,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因本轮冲突而遭受严重影响。作为一名记者,我总想和他们深入交谈,努力倾听和记录他们的故事。
“我终于从加沙撤出来了!”回国期间,我收到了耶路撒冷一家书店老板加迪的信息。几个月前,他被迫响应政府的征兵令去了前线。
加迪是左翼犹太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建立属于自己的主权国家。本次战火爆发前,除了经营书店,他还在东耶路撒冷一家阿拉伯中学兼职教希伯来语,希望能够促进阿犹两大民族的相互理解。
“我知道你正在中国过年。离开加沙的这一天,对我来说也像过年一样。”他说。
春节过后,我再次离开家乡返回位于西耶路撒冷的驻地。在打车回办公室的路上,阿拉伯裔司机拉伊德对我说,尽管现在巴以激烈交火让他的生意惨淡,但他仍然对和平抱有信念。
“我知道和平之路很长很难,但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心怀希望。”他说。
初春的微风轻抚。车内,一个和平鸽的挂件在轻轻摇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