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24日正式生效。根据协议,加沙地带将停火4天,巴武装组织和以色列将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此轮巴以冲突自10月7日爆发以来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围绕这场冲突所引发的外溢效应,新华社近日连续播发三篇文章,深入解读中东格局面临的复杂变化、美国中东政策对其自身的反噬效果以及欧洲国家内外承压的尴尬处境。
外溢效应之一:中东格局面临复杂变化
随着以色列军事行动造成加沙地带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人道灾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大国逐渐统一立场,谴责以色列,敦促立即停火。
不过,地区国家立场仍存在一定差异。伊朗及其地区盟友对以色列态度强硬,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等国积极开展国际斡旋,土耳其则通过力挺巴勒斯坦谋求扩大自身影响力。
此轮冲突使巴以问题重回中东政治舞台中心,令以色列与地区国家矛盾加剧。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让中东国家进一步认清美国的双标和虚伪,将推动这些国家更加坚定地走独立自主道路。
外溢效应之二:美国中东政策反噬其自身
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美国在撮合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同时将巴以问题边缘化,动摇了巴方对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信心。因此,美国对巴以问题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此轮冲突中,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不仅提供大规模军援,还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要求停火的相关决议草案。这遭到不少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谴责,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让美军在中东地区面临的安全压力骤增。美国内部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对拜登政府中东政策的批评之声不断高涨,使拜登政府在国内政治中也面临困境。
此轮冲突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拜登政府的外交精力和战略资源,让美国从中东抽身转向所谓“印太地区”的图谋受阻。同时,美国对以色列的军援也影响到对乌克兰军援,还可能影响乌克兰从其他国家获得关注和援助。
外溢效应之三:欧洲国家内外承压
此轮冲突爆发以来,每逢周末都会有一些欧洲国家举行呼吁停火的示威游行。英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政府与美国保持一致,谴责哈马斯、支持以色列,其立场与民众和平呼声之间的矛盾日益鲜明。欧盟领导层内部以及一些成员国之间也分歧明显,这使得欧盟很难采取统一立场,也难以有效发挥外交影响力。
此轮冲突导致一些欧洲国家社会撕裂加剧、对立情绪升级,针对穆斯林群体的仇恨言论和反犹主义言论均明显上升。这让欧洲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大幅增加,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END-
策划:倪四义
监制:冯俊扬 薛颖
统筹:赵卓昀 闫珺岩 辛俭强 齐紫剑
记者:李良勇 刘品然 宋盈 姚兵 沈丹琳 张天朗 吕迎旭 柳伟建 王峰 柳丝
视频:吴宝澍 刘赞
编辑:赵卓昀 刘赞 宋盈 朱瑞卿 邱夏 郝薇薇 吴宝澍 马骁 胡若愚 王丰丰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