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早晨,正当我的摩卡壶滤出第一股咖啡液的时刻,耶路撒冷防空警报大作。未等我反应,热心的邻居大姐砸开了我的大门。
“Chen! Go Go Go!”我关上煤气,被拉拽着进入楼道的安全屋。
安全屋在以色列和耶路撒冷极其常见。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个不设窗户、有特殊支撑力的房间。一旦防空警报响起,人们在这里躲避火箭弹的伤害,直到警报结束十分钟后才离开。
这是我常驻耶路撒冷半年多来首次在安全屋避险。
耶路撒冷遭袭,我预感非同小可。但安全屋内没有手机信号,不大的空间里弥漫着迷茫又诡异的寂静。
警报一作罢,我便回到客厅。在弥漫的咖啡味中我冷静下来,抿了一口咖啡,苦涩无比。
当日早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同时出动大批武装人员,炸开以色列用于封锁加沙地带的隔离设施,动用摩托车、皮卡车、快艇、动力滑翔伞等,从陆海空三线进攻以色列。随着伤亡人数不断增高,这场巴以冲突从规模、烈度、性质上来看,很不寻常。
第二轮警报突响,职业本能促使我决心上天台看看。邻居大姐用希伯来语大叫,“你知道什么叫愚蠢吗?”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的第一天,袭击耶路撒冷的火箭弹被拦截后升起烟雾。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的第一天,军用直升机在耶路撒冷上空盘旋。
我戴上头盔,上到公寓十三楼。不多久,我听到一声闷响,远处天空升腾起白烟,这是铁穹系统成功拦截火箭弹的迹象。之后,一些军用直升机出现在耶路撒冷上空。
公寓大堂里,往日轻松的氛围变得凝重。一些荷枪实弹的住户开始对公寓楼加强防卫,安全屋添置必要物资,大门和车库都被关闭。
耶路撒冷遭袭后,一座居民大楼的保安开始武装。
耶路撒冷遭袭后,一座大楼的公共避难场所开放。
刚刚骂我愚蠢的邻居大姐,在大楼居住多年,也是大楼的“居民小组长”。她在聊天群组中通知住户晚上召开安全大会,讨论进一步措施。
8日,这一天本是住棚节后首个工作日,然而,学校停课、商户歇业、街上人流稀少、人们居家办公……我前往耶路撒冷老城和橄榄山采访,这里是耶路撒冷最为敏感的区域,所幸局势平稳。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拍摄的耶路撒冷老城。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耶路撒冷街头较为空荡。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耶路撒冷街头较为空荡。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耶路撒冷警察武装执勤。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拍摄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门。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二天,耶路撒冷轻轨仍在运营。
8日当天,耶路撒冷公共交通维持着基本运营,我坐上一辆轻轨,没过多久便上来3名检票员。尽管城市遭受多轮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但检票员依然敬业地检查,一名趁乱逃票的男子被抓。
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和阿什凯隆距离加沙边境不到十公里,受本次冲突影响较大,当地人员伤亡较重,部分道路、车辆遭到严重破坏。
9日一早,我乘坐火车进入阿什凯隆。连日来,阿什凯隆遭到了加沙火箭弹的密集袭击。通往该市的列车上旅客稀少,大部分是携带武器的以色列士兵。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通往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的列车上乘客稀少,多数为前往前线的军人。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的火车站,新闻记者正在等待车辆。
进入阿什凯隆,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冲突状态。边境传来的火炮声、铁穹系统拦截成功的闷雷声、防空警报、巨大的爆炸声,时不时在空中交织。
我首先来到该市最大医院。冲突爆发伊始,这里就接治了大量军人和平民。医院的部分设施遭到火箭弹损毁,但总体秩序井然,伤员被源源不断送到这里接受救治。医院外,志愿者向公众提供餐食,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犬为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家收治前线伤员的医院,救护车处于待命状态。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家收治前线伤员的医院,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犬正提供服务。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家收治前线伤员的医院,伤员被源源不断送到这里。
采访中,防空警报再次大作,火箭弹袭来,室外人员跑向医院大楼避难,接着便传来接连的巨大爆炸声。火箭弹打到了医院附近的区域,医院电力供应突然被切断。我走出医院,抬头发现远处升起黑烟,火箭弹未被拦截,击中了地面。我迅速赶到火箭弹袭击地点,从现场看到一辆轿车、一辆气罐车遭到火箭弹的破坏,轿车的驾驶座上有一条沾着血迹的裤子。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辆汽车刚刚遭到火箭弹袭击。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在一辆刚遭到火箭弹袭击的车辆上,沾有血迹的牛仔裤在驾驶座上。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辆汽车遭到火箭弹破坏。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处路面被火箭弹砸出大坑。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一处路面被火箭弹砸出大坑。
记者陈君清在以色列边境城市阿什凯隆做出镜报道。
结束在以色列南部的采访,我回到耶路撒冷。回办公室路上,城市上空又响起防空警报,人们下车迅速冲向最近的建筑,随后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市区。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耶路撒冷,防空警报响起时,人们冲向避难场所。
晚上,我来到耶路撒冷以西的阿布高什村,这里就是下午袭击耶路撒冷周边的火箭弹落点。火箭弹落至一位村民的家门口,巨大的爆炸震碎了窗户,玻璃刺进一名男孩的肚子,他被送医救治。
阿布高什村有着悠久的人类定居史,在多数村民的记忆中,这里从未受到过火箭弹的袭击。在火箭弹炸出的深坑中,小朋友在夜色中寻找火箭弹的碎片。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耶路撒冷以西的阿布高什村,小朋友在火箭弹砸出的大坑旁查看。
巴以新一轮武装冲突后的第三天,在耶路撒冷以西的阿布高什村,小朋友走在火箭弹袭击造成的废墟上。
采访完毕已近深夜,阿布高什村村民热情地挽留我们喝点咖啡。
土耳其咖啡,往日充满独特芳香的味道,此时却香气全无,我抿了一口,苦涩从舌腔弥漫脑际。
惊心动魄的72小时,两杯苦涩的咖啡。
驻耶路撒冷半年多来,我结识了不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朋友,他们邀请我去参加周五主麻日的大餐,或者以色列安息日的晚餐。新一轮武装冲突以来,朋友们给我发来消息,叮嘱我注意安全,甚至有朋友邀请我去他们家避难。看到巴以之间如此激烈、暴力的冲突,我倍加难过。
在我写下这篇手记时,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了约1700人死亡、6800多人受伤。
巴以双方冲突绵延几十年,而这次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另一场灾难。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陈君清
编辑:徐金泉、李梦馨、尹栋逊、蔡湘鑫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