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去风险”背后是美国霸权焦虑——警惕“去风险”的话术陷阱系列评论之三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脱钩”也好,“去风险”也罢,说到底都体现了美方坐立不安、难以自处的惶恐纠结心态。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的霸权焦虑症愈发严重,想尽一切办法对华遏制打压。当前,美国需要做的不是编织话术陷阱,构建“去中国化”的所谓联盟,而是摆脱冷战思维、痴迷霸权的心魔,摆正与其他国家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心态,顺应时代和平发展潮流,走合作共赢的大道,否则“去风险”去到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所谓对华“去风险”,不过是去除威胁美国霸权的“风险”。美国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根深蒂固,对中国的发展怀有成见和戒心。美国一贯以意识形态偏见、二元对立的冷战思维看待中国。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从贸易战到产业战、科技战,从“竞争、合作和对抗”的“三分法”到“投资、联盟、竞争”的“三点论”……美国近年来将中国塑造成了挑战其霸权的“假想敌”,把围堵打压中国当作第一要务,遏制中国这一政策主线从未发生变化。当冷战思维充斥头脑,美国看待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充满“敌意”和“风险”。“间谍气球”“间谍冰箱”“间谍起重机”“间谍农田”……这些荒谬的言论、草木皆兵的行为皆反映出美国对华遏制打压的扭曲和狭隘心态。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指出,对美国来说,通过“妖魔化”中国来解释中国的快速发展,似乎比正视现实、公平竞争更加容易。
美国视中国为威胁,是在以己度人,拿“国强必霸”的模板硬套在中国身上,犯了战略认知的错误。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全球,开启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的“霸权霸凌霸道”模式。凭借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优势,美国四处煽风点火,策动战争制造对抗,武力推翻他国政权;奉行“美国例外”,无视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严重破坏国际秩序;操纵国际金融体系,收割全球财富;蛮横实施长臂管辖,到处挑起贸易争端;操弄国际舆论,强行输出美式价值观。对照美国所作所为,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何会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带有明显意识形态、地缘政治色彩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会抹黑中国电信企业给各国带来“国家安全风险”……美国臆想的所谓“风险”,正是自身劣迹的投射,这些“有罪推定”件件在美国自己身上有迹可循。然而,美国误判了中国的发展目标。中国的目标光明正大,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而不是去挑战或取代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危机,是合作不是对抗,是稳定不是动荡,是保险不是风险。
视中国为“风险”,源于自身竞争力下降,对霸权终结的恐慌。美国长期沉醉于“历史终结”,执迷于“一超独霸”,浑然不知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刊登分析师马尔万·比沙拉的文章指出,在过去20年里,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衰落对其全球影响力和威信造成了损害,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溃的迹象已变得日益明显。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勇敢对霸权行径说不,越来越多国家讨论“去美元化”,在美国的压力下拒绝“选边站队”,对美国兜售的“普世价值”不再买账,甚至不少美国盟友都不再盲从美国的意志。与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一样,中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让美国恐慌的是,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种力量在不断壮大,霸道规则和霸权秩序将再也行不通,美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日子也将不复存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副主席格雷厄姆·富勒撰文指出,美国一直沉迷于维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为了孤注一掷地证明仍然能够对世界发号施令,便不惜一切阻止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心魔不除,必遭反噬。对华“去风险”去不了美国的心魔,缓解不了美国的霸权焦虑。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说,这个世界不需要任何霸权,美国应该放弃“领导世界”的念想。奉劝美国,从黑屋子里走出来见见阳光,睁眼看清世界大势,放下唯我独尊的执念,放弃对华遏制打压,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心态,投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这才是真正的降低风险、走向繁荣之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