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4355,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年后,广州市“康鹭新招工广场”人头攒动的视频上了热搜。
“康鹭新招工广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久负盛名”的城中村康鹭(康乐村、鹭江村)片区。这里制衣产业发达,片区内建筑量大、现状容积率高、人口密度达11.96万人/平方公里。康鹭新招工广场(原鹭江球场)于2023年8月试运行,是当地有关部门旨在改变过去“招工一条街”混乱的交通秩序而设立。
由于毗邻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面辅料专业市场集聚地——中大纺织商圈,以康鹭片区为首的城中村,在过去30年里逐渐吸收“养分”,逐渐形成了数目庞大的制衣厂及小作坊。
2022年末,这一片区的城中村改造被提上日程,官方加大了中大纺织商圈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中村制衣厂的梯度转移工作。
整个2023年,除了拆除违建以及年底的首拆之外,官方对康鹭片区的工作更多的是“城中村综合治理”,包括拆除违建、整治消防、解决环境脏乱差、宿舍与工厂分离、引导产业转移等。
广州城中村制衣厂梯度转移工作推进已有一年多,目前进展如何?那些留守者和搬离者,以及那些想在此轮梯度转移中承接资源与产业的地方,景况如何?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康鹭片区看到,村口的告示栏里,充斥着大量“制衣厂转让”“靓厂转让”的公告,很多制衣厂搬离了这里。
不久前海珠区披露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康鹭首拆区启动拆卸,成功破解“站街招工”乱象、安全隐患顽疾、村社管理弱化“三大难题”。根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24年1月披露的《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显示,凤和村(康乐、鹭江)拟全面改造,区位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片区。
面临拆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在拆迁范围之外的物业租户老板们则显得颇为“淡然”。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康鹭片区内依然有很多制衣老板仍在村里其他道路两边摆起了招工牌,等待工人过来询价。而附近康鹭小学旁的许多建筑被身穿保安制服的人士用铁栏围起来,一旁张贴的集体物业搬迁公告显示,集体物业即将被拆除。
正在招工的43岁男子张老板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目前我这栋还没有被纳入拆迁范围以内,未收到通知说要拆迁或者清场”,现在能做一天是一天。据他介绍,现在康鹭片区里面有一部分人对是否搬迁还在观望,还有一部分有实力的制衣老板准备搬到其他地方继续发展,另外一些制衣老板则选择退出,毕竟这几年行情不好,继续做下去有不确定因素。
2023年初,张老板的生产场地楼顶被定性为违建遭拆除,当时他面临抉择:到底是往官方推介的清远转移,还是去往业内推荐较多的广州远郊增城区新塘镇。最终他还是在康乐村内另租了一处物业,继续接单生产。他担心离开康鹭片区的产业生态圈,可能自己就无法生存。
另一位留守康鹭片区的胡老板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非常支持政府的拆迁政策,只要官方说“拆”,他也愿意搬离,但至于说未来搬去哪里,他也回答不上来,“只要大部队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毕竟我们需要集体抱团发展,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气候’。”
胡老板最近也在招人,开年后他的生意也逐渐好起来。“我们是‘小单快返’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全球制衣供应链里反应速度是最快的,这是城中村制衣厂的优势。”胡老板说,这种模式极大依赖接单的响应速度,自己的工厂高峰期一般每天要招40名工人,才能维持订单生意运转。
“在康乐、鹭江片区,环境脏乱差,并且房租还贵,为什么那么多小老板以及临时工愿意在那里生存呢?就是因为有了非常便捷的服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一位制衣厂老板说,该片区有70%至80%的制衣厂是依靠广州十三行、沙河市场等档口老板的订单过日子,一般是“有货了愁人,有人了愁货”,档口老板们有生意赚到钱了,他们就跟着一起“喝口汤”。这说明了这些工厂对周边产业生态的依赖。
广东省湖北商会服饰时尚产业协会会长梁富斌长期关注康鹭片区制衣厂的搬迁转移。“这里一旦拆迁会打散整个市场的产业链。”梁富斌说,现在越来越多服装订单趋向于零散化,康鹭城中村制衣厂的这套“小单快返”模式,经过几十年沉淀,形成了足够的原料供应来源,再加上附近有大量的客户,村里有庞大的工厂和工人,大家相互匹配撑起了整个供应链体系。
这也是康鹭片区内不少制衣老板不敢、不肯、不舍搬离这片“脏乱差”城中村的原因。
“除非把整个(商圈或产业链)都搬过去,要不然只有一两百家企业过去的话,根本活不了。”城中村一位制衣老板说。
眼下,官方的拆迁工作似乎势在必行。2月19日,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珠区委负责人表示,在全市“三脉”“三轴”“三核”的城市格局中谋划海珠空间功能布局,重点推进康鹭旧改和新中轴海珠片区更新改造,“康鹭片区在前期强化网格、强势拆违、强力整治基础上,分4期对59个地块实施改造,4月底前完成首拆区7.25万平方米的房屋清租签约,6月底前实现首建区安置房开工建设。”
广州一开始有意将康鹭片区城中村服装产业转移至清远。清远一直在打造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
制衣厂老板刘先生此前也去考察过这一园区,“我承认园区的优惠政策很有吸引力,但产业生态、物流、招工还是问题,情况不明。”
广州到清远,距离说远不远,货车两三个小时可以往返;说近也不近,常规的4.2米厢式货车运输一趟来回也要上千元。“很多制衣厂老板去过后发现,觉得不太适合我们抱团发展。”刘老板说。
看到清远对接广州的招商政策,某服装厂负责人王老板在2023年下半年,将自己在海珠其他城中村内的制衣厂搬到了清远。
“我们在这边生产的布料、原料还是来自于中大布匹市场,有的企业生产完了货也会拉回广州的布匹市场。”最近,在广清纺织园,王老板第一财经记者。
王老板称,他过去在广州海珠区生产的时候,可以让沙河以及十三行服装市场的客户直接过来拉货,“那(清远)这么远,过去想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以及客户要打‘退堂鼓’,可是我们订单也接下来了,有出货期,广州的上下游企业嫌距离远要求加价,我只能贴钱支付物流费用。”
在番禺南村镇,第一财经记者见到了同样从康鹭城中村搬出来的服装业主彭先生。彭先生现在有两块生意,一方面是自己现在的工厂给某大型制衣平台做供应商,另一方面他在沙河的档口需要给客户定做衣服。
在彭先生看来,习惯了康鹭片区过去制衣供应链的“加速度”,在搬离康鹭后,他一开始还有诸多“不适应”,最重要的是没了过去那种“小单快返”的速度,因此有时候档口客户下的“小单”也需要城中村制衣厂协助完成。
彭先生告诉记者,康乐村、鹭江村的城中村片区是24小时作业,由于紧邻中大布匹市场,所有的人去那里采购完布匹、辅料,然后直接进村入厂,当晚即完成拆剪,第二天一早,制衣工人上班直接拿着这些现成的原料缝补,产出成衣产品,随后这批就被立即送到附近沙河等档口的客户手上,“基本12小时或者24个小时内即可出货,这种‘小单快返’的供应链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替代。”
“我们这里(番禺南村镇)如果要采购布匹、辅料,当天从中大布匹市场发货,最快也要晚上10点钟到货,这时候我们的工人都下班回家休息了,第二天早上才能进行拆剪,速度难以跟上。”彭先生说,“康鹭片区企业是通宵达旦工作,我当初在那边的工厂工人们一般上晚班,裁床工人下午3点上班,裁到下午6点完毕以后,生产工人开始上班,他们一直做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下班。”
即使搬离了康鹭片区,但彭先生在档口的订单依然需要康鹭片区的工厂进行生产,“现在的款式变动太大,节奏也快,很容易就过时了,我的档口客户每天过来下了很多订单,量小,且款式也不一样,只能放在康鹭片区的制衣厂做。”
在梁富斌看来,能够从康鹭片区搬迁出来的企业基本已从“小蝌蚪”长成了独立跳跃的“青蛙”,他们通过在城中村“接单”打下了资金以及客户基础。不过搬到新址大家普遍还在“适应阶段”,毕竟毗邻中大纺织商圈以及广州服装商城档口而自然形成的供应链模式和市场需求关系,其他较远的地方一时难以完全替代。
此前,官方推荐的广州城中村制衣厂梯度转移去向之一便是离广州仅有几十公里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之后广州市增城区的“牛仔小镇”新塘也成为业内推荐的首选地。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最近实地调研发现,两地的供应链配套尚未完全形成,有的园区内外的生活设施尚待完善,这些都成为当前产业转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获悉,在承接康鹭服装产业上,清远市确实通过行动表示出了诚意,然而收获却不甚理想。
2022年12月,清远成立了驻海珠招商工作专班,建立意向转移重点企业名单。据梁富斌介绍,“2022年底,为了支持制衣厂有序转移,清远方面曾派出了200多名干部深入到海珠城中村的各个工厂进行工作,到每个工厂进行下沉,将近工作两个月时间,最后几乎是‘颗粒无收’。”
作为最早一批前往海珠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的一员,一位清远招商员也感受到了招商的不容易,“清远纺织服装产业起步不久,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海珠区的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式作坊为主,对生产时效性的需求极强,也怕流失原有的订单,所以企业主普遍抱着观望心态。”
在清远采访期间,纺织园内多位企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里生活服务业配套不足,难以满足园区员工日常生活需求。
“住宿和饮食是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园区宿舍配套明显不足,许多企业需要在外面给员工租房,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增加了员工的通勤距离。”一位曾前往清远纺织园调研的研究员表示。
“你来了应该可以看得到,往前走两公里,往后走两公里,都是没有(专门的工人)生活区的,也没有住宅区,包括我们这里离清远市区也比较远,我们又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招工也面临问题。”清远纺织园一位服装老板说。
“清远纺织服装招商应该跳出海珠康鹭片区以及城中村企业,面向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梁富斌说。
与此同时,拥有深厚牛仔服装产业基础的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也希望承接康鹭片区的制衣厂。
2023年以来,新塘服装商贸城、广州东大门实业有限公司接待了数百个从鹭江片区前来新塘看厂房的工厂老板。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在新塘本地的东大门产业园、广英轻纺城等园区调研发现,截至目前,并未有太多海珠城中村制衣企业搬迁至此。
“新塘这边虽然有服装产业基础,但多数是做牛仔的企业,而康鹭片区的制造业企业几乎是做女装的,无论是原料还是工人以及客户群体都不太一样。”一位知情人士称。
2月28日晚间,新塘服装商贸城在海珠区举行推介晚宴,但最终收获寥寥。“当晚来了9桌客人,大概有八九十人,潜在(希望搬过去)的人有,目前还是观望的比较多。”上述知情人士说。
(实习生黄玟骆对此文亦有贡献)
微信编辑|苏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