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我国“财富消费外流”现象引关注

字号+作者:董克伟 来源:中国改革报 2011-11-01 10:4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力出逃,受伤的不仅仅是流失的关税。 尽管我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人总体并不富裕,但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游客'...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力出逃,受伤的不仅仅是流失的关税。
    尽管我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人总体并不富裕,但在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游客在韩国出手阔绰被称‘大户’”、“加拿大为中国游客打造包场‘血拼’团”等诸如此类的新闻频见报端及网络,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加之各国频频出台新政策以招徕,致使“财富消费外流”的现象尤为显眼,这也引起各方的关注与担忧。 
    据相关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今年第二季度退税销售总额位列非欧国家之首。中国游客今年上半年的退税销售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65%。中国游客在欧洲九大精品购物村其中四家的退税额排名第一,另有四家排名第二。在美国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便宜的电子产品及奢侈品和房屋价格大跌,成为中国游客猛增的三大因素。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游客赴美旅游的数量将增加10%~15%,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此外,美国平价的电子产品和奢侈品也成为我国游客购买的热门选项。究其原因,差价大是不少国人热衷于境外购物的首要因素。另外,上货新和服务态度好也是国人选择境外消费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8年中国公民赴美旅游正式开放当年,仅半年时间赴美游客就超过60万人,2009年受到H1N1流感的影响,旅游人数维持在60万人。去年美国旅游协会的统计显示,我国公民赴美旅游达到100万人,预计今年可达110万~115万人。到2015年,中国赴美游客将超过200万人次。
    美国旅游协会统计更显示,中国游客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主”。国外游客赴美旅游平均消费为3000美元~5000美元,我国游客平均消费达到7000美元。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数量还是花费,中国游客都成为本地旅游公司竞逐的对象,也对美国GDP的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人强大的海外购买力近年来也成为各国相继追逐的对象,纷纷出台新政策吸引中国客的到来。邻国日本尤为重视。据报道,自日本政府今年7月1日开始发放多次往返签证以来,赴日观光的中国游客日益增加,日本震后经济复苏的脚步大大加快。为扩大“战果”,日本从9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了多次往返签证的发放条件,去除了“一定的职业地位”、“一定的经济基础”等条件。今后,中国的退休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也可以申请日本的旅行签证。此外,在日本的停留时间上限也从15天延长到了30天。而在东南亚的旅游热门国家马来西亚,针对中国游客更是推出了“奢华购物旅游”,据了解,该国政府将开拓高档消费和购物市场,吸引高消费能力游客赴马,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豪客。 
    专家预计,以正常数量的中国富人来日本等发达国家购物状况来估算,我国未来的“财富外迁”速度会越来越快,预计未来5年内至少会有50万中国富人将“消费财富外迁”至日本,这相当于抽离了国内消费市场150亿美元的购买力。由此看来,中国富人到日本等国过度消费,帮助它国拉动内需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应引起高度关注。 
    据胡润百富与亚洲国际豪华旅游博览合作发布首份《中国奢华旅游市场白皮书》显示,中国游客去年购物花费增长91%,中国大陆第一次成为最大消费国。
    有关专家表示,消费力出逃,受伤的不仅仅是流失的关税。由于大量的从境外采购带回来的商品都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里面,这实际上导致了对我国的进口低估了数百亿美元的规模,也就会影响到对于贸易平衡的判断。
    专家建议,制止国人消费力外流问题,需打出“组合拳”。除了要从降低关税、减少流通环节、创新消费模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更要注重打造“原产地形象”,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民族品牌。
    专家认为,要改变目前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偏好,最根本的是要做强民族品牌。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不仅要有高质量的产品,提高高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满足他们对身份感的追求,还要求我们的政府保护“原产地形象”。政府可以考虑在我们有相对优势的行业进行综合性的投入,加强宣传,培育成具有“原产地”特性的品牌集合群。

《中国改革报》
 2011年10月12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