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25日在北京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建议中国以市场手段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公布过“383改革方案”引发热议。
这份名为《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的报告针对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城市融资、城市规划和设计、环境、地方政府治理六大领域提出了建议。
世界银行集团的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周二在报告的发布会上称,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政府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应当支持而不是取代市场,允许中国的城市更有机和更高效地成长。按目前趋势,中国的城市在未来15年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约5.3万亿美元。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
英卓华表示,中国如果推进更高效更密集的城市,可以在基础设施支出上节省约1.4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她提到,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避免了许多国家城镇化中的通病,特别是贫穷,失业和贫民窟,但压力也开始显现,最迫切的包括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靠投资驱动而不是生产力,但投资对增长的刺激效应在全国范围开始减弱。
去年9月,世行行长金墉也访华为中国土地问题支招。金墉表示,土地是城镇化的重要关注领域,他表示中国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保护农民的农村土地权益。与此同时,世行在否认土地私有化建议的同时,认为未来中国应关注土地的分配制度,利用市场化机制来更好的分配土地。
路透社报道,中国的城镇化一直依靠土地用途转换和土地融资,因而导致城市蔓延,有时造成空城和浪费,而土地用途转换加剧了不平等,在被征地农民中造成社会动荡,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土地密集型城镇化导致农田减少,造成水资源竞争,加重了污染,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力和粮食安全。
人口迁移存在障碍,人为地造成中国城镇化率偏低,抑制了经济机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没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雾霾和水质差将国民尤其是其子女的健康置于风险之下。
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
过去的30年里,中国城市的外来人口约2.6亿人,到2030年,中国人口中将有多达70%居住在城市,也使得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很大挑战。
近期,中国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动作明显加速。继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召开改革开放后首个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本月官方公布了首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计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六项建议 项项都提市场化
面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诸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的报告就建议,改革征地制度遏制城市空间过快蔓延,并允许地方政府在中央严格限定的框架内直接举债。
(一)针对土地管理制度,报告指出,由于城市扩张主要依靠征用农村土地,目前耕地面积已经下降至接近1.2亿公顷,逼近粮食安全保障的“红线”。
报告建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需要强化农民的产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土地分配也应该由市场价格来引导。
报告指出,对工业用地可采用基于市场的定价,将比重过高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和住宅用地,这有助于鼓励服务业发展,降低住房成本。
(二)针对备受关注的户籍制度改革,报告指出,应促进具备技能的劳动者自由流动,消除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以及在城市之间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三)针对“钱从哪里来”这一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报告建议,应改革财政体制,设置不动产税,提高城市服务价格,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基础。在中央政府建立的明确框架内,应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举债。
(四)针对城市规划和设计,报告建议,应以市场为基础给工业用地定价,鼓励土地密集型工业企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在城市内部,制定灵活的分区规划,促进更小地块、更加混合的土地使用,使开发更密集更高效。
(五)报告认为,环境压力同样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化解。应更多采用市场化的工具,如碳、空气和水污染以及能源使用的税收和交易制度,实现环保目标。
(六)针对地方政府治理,报告建议,应调整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城镇化成功与否给予更大的权重和激励;引入中期财政支出框架,公开含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账目,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