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3月1日,是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广东、福建、天津、上海自贸扩展区四个自贸区内,暂时调整一批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审批的实施日期。在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于上海挂牌近1年半后,粤闽津三个新设自贸区正式挂牌之日渐近。
分析人士表示,这对中国主动对接国际新规则,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以开放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即将挂牌的三个自贸区并非对上海自贸区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是区域化特征明显、目标指向性更强,走出差异化道路。从区位角度看,福建对接台湾、广东侧重港澳,天津重点面向东北亚并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不管设立多少自贸区,“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线不变,而更多依托本地经济优势与特色建设的自贸区,将构成“集合”,各自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助力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取得发展优势。
广东自贸区管理办法的送审稿提出,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育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天津表示要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对比试验,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壮大融资租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还将进行投资管理方式的创新。
福建提出,突出对台特色,推动货物、服务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设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
专家认为,中国自贸实验区肩负着探索更开放、更便利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任务,对于新形势下中国构建更高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刚表示,自贸区战略带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金融创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口岸监管“三互”合作、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管理等政策措施,推动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便利化,并与国际接轨。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转化,但出口竞争优势仍存,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表示,自贸区承担了制度创新与试验的使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投资贸易规则制订、国际规则适应等,起到园区内试验、全国复制推广之效,驱动全国经济新增长。
天津自贸区方案起草小组成员、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说,自贸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为中国打造经济升级版做出新探索,包括加工贸易等在内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是自贸区试验目标之一。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当前,全球进入新一轮贸易开放期,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新一轮重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正在酝酿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体系,一批新的区域和城市正在成为国际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资金流动的枢纽节点。
刘恩专表示,中国融入新一轮国际贸易,必须在国家间建立自贸区。而在国家间贸易趋于自由化时,需要在国内自贸区进行破除关税壁垒等方面的试验,“四个自贸区整体的设计都要瞄准国际的趋势和规则,要‘对标’。”
中国必须加快自贸区建设,并突出特色、均衡发展,借助这种形式更有效地参与全球贸易体系。这已成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表示,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有自己的主张、声音和方案,需要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以赢得发展主动权。
陈广汉说,在新的更高开放水平的形势下,中国可以通过自贸区建设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测试新的规则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去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中国31省份均表示要积极参与或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沪津粤闽四地自贸区或将成“一带一路”区域布局上的枢纽。在这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内陆诸多省份也有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意愿。
湖北省已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准自贸区”,准备通过1至2年改革试验,为申报中国首个内陆自贸区奠定基础性条件。
四川成都与重庆市也都提出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前者打算复制上海的监管服务政策,后者准备创新保税商品出区展示展销监管模式。
辽宁、陕西则分别表示,将申报大连自由贸易园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采写记者:刘斐、武卫红、王攀、李鲲)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