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锻炼去了,顺便复听自己的讲座。过来两个年轻人,不是规律性来锻炼的那种,而是背着小挎包,经过这里随便活动两下的那种。
两人都是20出头,一个97年,一个98年,一个福建人,一个青岛人,都是大学毕业,从事媒体和生物行业。简单攀谈了几句得知的。
寒暄完毕,我告诉他们正在播放的讲座是我讲的,他们表情是一脸茫然,看来是声音进到了耳朵,听到了每个字,但没有在头脑中留存。
随便聊了几个话题,他们是在听的,但顶多是两人相视,彼此交流眼神,而非回应我。我问他们怎么认识的,说是一起看演艺活动,这么认识的。我说刚才谈的人口,已经很不安全了,你们不是那种类型吧。
他们呵呵笑了。看样子,他们不像是男人喜欢男人类型。后来瘦的那位说感觉自己老了。我说人活精神为先,如果活精神,就永远不会老。反之,就已经在地下了。
交流了大约不到半小时,后来他们离开了。他们是介于朋友和同性之间的状态。朋友,我指的是正常的朋友关系。同性,我指的是同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恋爱。
以我的判断,可能他们都不是。从他乡到了这个城市工作,按理24、25岁的年华,正是找异性谈恋爱的年龄。晚上九十点钟了,两个人沿着河岸遛弯,还到河边锻炼处活动几下。
以我70年代生人的那个年龄来看,24、25岁正是要么和朋友们运动、要么聚会喝点小酒、要么和异性交往。我难以理解两个24、25岁的男青年大晚上的沿着河岸慢慢遛弯,不是聚会后随便走走的那种,不是异性恋人的那种,也不是同性之间的那种。
二十多分钟的聊天,可以看出他们没什么事情,顶多各自看看手机。后来不知道聊到了什么,其中一人说,感觉自己老了。我记得四十多年了,我从未说过类似的话,真不知道如何开口。
如今这类年青人,二十多岁,张口闭口自己老了。青年人正在精神迟暮边缘徘徊。我非常想拉他们一把。我说这个3000多万人的城市,2021年1月1日出生了27人。
而30年前的1月1日同一天,出生了近2800个人。我说同天相比,目前新生人口在这个城市,不足30年前的百分之一。我故意大声地说不到百分之一。他们依然是一脸茫然。
什么导致青年人精神迟暮 . . . 我没有答案,只有疑惑,只有悲哀,只有愤怒,只有无奈,只有茫然,只有消极,只有无助,只有 . . . 我把我的消极情绪,说了出来,舒服多了。
我无力改变那两个物质青年人。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引发我们更多人共同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青年人精神迟暮。如果长此以往,中华何在,中华民族精神何在:九零士和靖康之耻 。
失去了精神,只是活物质的人,人数再多,也是一盘散沙。更何况,物质方面来看,人口数量来看,也是岌岌可危。没有了精神,连物质都岌岌可危,我们的未来在哪里。立此存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